(隨筆)破舊的保溫杯  冬兒

茶水間的角落立着一隻傷痕纍纍的保溫杯。杯身漆色剝落如老樹皮,密布着歲月的印記。尤其那斷裂的杯柄,被發黃的膠紙層層纏繞,勉強維繫着與杯身的聯繫。它像個退役老兵,固執地堅守在咖啡機旁。

 

晨光裏,清潔阿姨擰開斑駁的杯蓋,熱氣徐徐升起。我望着膠紙纏裹的杯柄忍不住問:「這杯子用了很多年吧?不換新的嗎?」她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杯身凹陷,像撫慰老友:「快十年啦,用出感情了。」杯柄在她掌心穩穩托起杯身,膠紙纏繞處泛着溫潤的光澤。

環顧四周,同事桌上新品咖啡杯流轉不息。季節限定款還帶着標籤,智能保溫杯的指示燈明明滅滅。這些光鮮容器在消費浪潮裏浮沉,卻似沒有魂魄的軀殼。人們追逐新物的狂熱,映照出心靈深處難言的焦渴──以為佔有便能填補虛空,卻不知空洞正被越鑿越深。

某日保溫杯從桌沿墜落,「砰」的一聲驚動整個茶水間。熱水潑灑滿地,阿姨慌忙捧起充滿凹痕的杯身,指尖顫抖着撫平翹起的膠紙。「沒事,」她喃喃自語,「黏一黏還能用。」那專注修補的神情,竟讓斑駁的杯壁煥發出奇異光彩。這光非來自商場櫥窗,而是十年相伴所沉澱的溫度:寒冬時握它的暖意,炎夏工作後飲水的酣暢,都滲進了每一道劃痕裏。

消費主義如空氣般無孔不入,它誘惑我們相信,幸福在下一個新品之中。然而阿姨那隻舊杯卻無聲地詢問着我們:當對物件的佔有輕易替代了對物件的深情,當新鮮感成了唯一的價值尺度,我們是否在追逐幻象的同時,正一點點遺落生命中那些真正值得託付的沉實溫度?

那隻纏滿膠紙的保溫杯依然日日立於茶水間角落,杯壁內茶漬深重。每當看到它,便如同看見一種對浮華喧囂的溫和抵抗。阿姨從這舊杯中所飲到的,豈止是茶水?那更是歲月沉澱下來的滋味,是人與物之間樸素相守的安然。這份安然,並不依賴外在物質的耀眼,而是源於內心對所持之物的情意。它提醒我們,真正的豐盛,或許不在櫥窗的光彩中,而在我們願意用心珍惜的尋常事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