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老東西   胡樹勇

今年上半年,寫了一些回憶故鄉的文章,清晰地感受到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我們在正面場合時,總習慣於宏大敘事,這其實和從小接受的教育相關,我也不例外。

但當我們私下聊天時,我們又回歸到了細小、細微、細緻的敘事情節,也就是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感情最誠實,最符合本身,最歸於本我。因此,我的那些細緻微小自我的回憶文,反而閱讀量大。這也符合一個人對於青少年時候的回憶實際。

我這次回到故鄉,在看了許許多多的新東西時,我無意隨機走到這兩個地方時,情感卻翻起一陣陣漣漪。

一個是在名叫北溝口的地方。在那裏,我看到那顆小時候就見過的參天古樹。現在,這棵斑駁的大樹幹中部的外皮顯得還是那麼滄桑,在樹幹下部,有三個凸起的小樹包,我想可能是它低矮的小時候,生長的樹枝在樹幹長高後被伐掉留下的疤痕。

小樹包周圍的樹皮紋路走向像溪流從周邊流過,好像長者蒼老面容的皺褶紋路。它的這些特徵以及所在的環境與我記憶中的印象基本吻合,給我的感動也最大。

另一處地方,是我到了故鄉集鎮街道中街即過去的花橋時,我突然想從橋邊這條名叫堰溝河的右岸河堤走一下。居然這個地方幾十年來還保留着最原始的一段路。

我依稀記得小時候堰溝河發洪水時,河床被洪水佔得滿滿的,昏黑的河水奔湧咆哮,小孩根本不敢從旁邊狹窄的河堤小徑走。現在看來河床到河堤路面也就是三米來高,沒有夢境中的那麼險要。

小徑邊的房屋還是老樣子。下面是石頭牆,石頭牆上部應該是籬笆牆,屋頂是瓦屋頂,這些和我記憶中的印象一模一樣。

我很多年前就在一篇文章中寫過,美國其實是沒有長歷史感的國家。因為沒有多少歷史遺產,所以就拚命的積攢文化,把一些沒有多長時間的東西積攢下來建立博物館,甚至保留任何學生上學期間的檔案,比如學號、成績單。

當我們的歷史夠長,好東西夠多,就不太重視一些老東西了。還有極少數人討厭老東西。

這和人一樣,依舊有少數人不喜歡老年人,說老年人是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