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洗缽去  李蕭錕

《五燈會元》有此一段:

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

師(趙州從諗)曰:「吃粥了也未?」

曰:「吃粥了。」

師曰:「洗缽盂去。」學僧突然省悟。

趙州禪師以世俗平常之事隱寓向上一路,問僧人吃粥了沒,實際上是問他開悟了沒?僧人回道「吃過了!」亦即「開悟了」,趙州便要他「洗缽盂去」,僧人言下再次省悟。為甚麼?

因為吃了粥之後的缽盂,多多少少會留下殘餘的黏渣,清洗之後才眞正乾淨,寓意僧人雖然開悟,處於聖位、聖念,但若耽於聖位聖念,則尚未眞正圓滿。

船子德成禪師向開悟時的夾山禪師道:「汝向直須藏身處無蹤跡,無蹤跡處莫藏身。」所謂「無蹤跡處」,是指修行開悟達到聖位的「空」的境界,但入了此「空」境之後,切莫「藏身」,亦即不要滯留在此「空」境,而要直向人間,直向芸芸眾生處去度化眾生。此即「由聖入凡」,這才是真正大乘菩薩之行願,正是所謂「直向千峰萬峰去」、「深處海底行」、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