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喜抑或是憂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月廿四日晚間動身前往亞洲,他離開白宮啟程前告訴記者,他預期台灣議題將會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被提出。
有網媒指出,特朗普說:「嗯,我會談到台灣。我不會去那裡,但我會談到台灣。我非常尊重台灣。」
對台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來說,聽聞此語,是喜抑或是憂呢?
若賴清德從「喜」的方向去想,那就是台灣在「美國爸爸」眼中仍是一隻「棋子」。「棋子」受到「非常尊重」,那就是仍有利用價值。但若從他的自身利益去想,那就恐怕不是好消息了。
美國《時代》雜誌本月廿三日刊登一篇由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亞洲計劃主任高德斯坦撰寫的分析文章,指出台海局勢逐漸不穩,而這場風暴的核心就是賴清德。隨後,台灣外事部門回應稱,賴清德曾多次表示,「和平是唯一的選項」。
不過,高德斯坦又豈會被當作是笨蛋。他再度發聲表示,「台灣的朋友、同事(還有領導人),是面對現實的時候了。」「美國並未承諾會為保衛台灣而開戰,因為台灣既非條約盟友,也非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安全利益。」
但台灣問題卻是中國不可逾越的紅線。
《經濟學人》本月廿三日指出,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當選時,台灣官員曾暗自樂觀。然而不到一年,台灣就面對最深的恐懼之一:若美國棄台,會發生甚麼事?特朗普若最終撒手,台灣恐無更好的B計劃。
為何近日一再出現這類言論呢?賴清德還可以說「不可以懷疑美國」嗎?抑或就只好任由美國宰割,期望藉此可以繼續做「棋子」,以保住權位。◇
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