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留言)屋簷下的秋色  黃平安

時光更迭,屋簷也在不斷地更新。現在,農家的房子高了,屋簷寬了,地面硬化了,用途也更多了,叫它「多功能屋簷」一點也不為過。當然,屋簷仍然沿襲了它慣常的作法,總是喜歡把它的高光時刻留給秋天。農家雖然條件好了,但只要屋子裏有人,農家大多都會種一些東西。有勞力的,會把田地種得風生水起、五穀豐登;勞力差一些的,也會力所能及地種上一些瓜果蔬菜,品嘗一番秋天的滋味。

秋天的腳步近了,鄉村處處洋溢着豐收氣息。自然,屋簷下的這片風水寶地也跟着風光起來。表弟家的玉米成熟了,但現在的人凡事講究效率,為了節省時間,他們不願再給玉米棒子「編辮子」,而是喜歡把玉米棒子隨意地擺放在院子裏和屋簷下,讓它們自由自在地接受陽光和秋風的恩賜。近看,一個個金黃的玉米棒子橫七豎八,歪東倒西;而遠遠看去,「紋路」像開了片的瓷器,雖無章法,卻構成了一種別樣的美,怎麼看都舒服。

稻子收回來了,院子裏堆不下,屋簷就成了備用的曬穀場,鋪上薄薄的一層,像鋪上了一塊金色的地毯,富麗堂皇,賞心悅目。發小老周家也建起了二層小樓,屋簷下既寬敞又美觀。他家的菜種得很好,到了秋天,菜園就更加豐盈了。一時吃不完的新鮮蔬菜,除了拿一些到集市上賣,他還會在屋簷下晾曬一些。碧綠的豆角,縱橫交錯地平躺着,散發着淡淡的豆香;火紅的辣椒,隨意地擺放着,瀰漫着熱辣喜慶的氣息……漫步鄉村,張家晾曬着紫盈盈的茄子片,李家曬着麵條似的長豌豆,王家曬着鮮嫩水靈的南瓜片,就連水做的黃瓜,也有人拿來曬了。真是「百蔬皆能曬,是菜能成乾」啊!

農家的屋簷下,是一面鏡子,它照見了農家的煙火氣,也照見了鄉村日新月異的變遷。

屋簷下,也是一首鄉土詩,它寫着農家的安寧與祥和,也寫着幸福與美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