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蒿坪河有灘或者有深潭,過去總會被漢江河邊上出生的人笑話,意思蒿坪河就是一條小溝溝河。
但我小時候的蒿坪河至少還是可以下河洗澡的。當地土話把游泳叫做「下河洗澡」。
夏天,男孩子的樂趣之一就是下河洗澡。
蒿坪河既然河小,那下河洗澡自然要找有灘有潭的河段。
老區公所房屋後面就是蒿坪河的一個大拐彎,河流有大拐彎就必然有深潭,寬灘。
從我父親上班的蒿坪稅務所左手方向進屋,沿過道向後走,而後右轉穿過一個小天井,通過左右兩邊的房屋,到了後面的廚房,打開後門,下幾步梯子,來到一個小院壩,走過院壩,來到後門,打開再下幾步梯子,下面是一塊河畔地,走過河邊地,也就來到了蒿坪河邊,這段蒿坪河平坦。
蒿坪學校斜對門的供銷社後門有一個三拐彎的石頭階梯通到蒿坪河。而常家後門的石頭階梯與供銷社石頭階梯在第一階梯匯合。從供銷社後門下到蒿評河,從常家後門下到蒿坪河,這兩處下河的地方我小時候也都經常走。
蒿坪河從區公所後面轉過後馬上就和從山裏礦區穿鎮街道的另一條小河匯合,而後直行向下而去。
那一段河流至少我小時候印象是河水嘩嘩響的,水清澈無污染。街上人在河裏洗衣服,洗菜,甚至用桶挑河水回家飲用。
河水再一直向下流,到了供銷社國營旅社道路過街對面,下梯子坎,是生產隊的一個小院壩,院壩的坎下也有一個蒿坪河的大迴旋灣,形成了一個寬寬的河流深潭。夏天的男孩子就要找這樣的灘下河洗澡。赤條條地跳進河裏,鑽進水裏。這裏因為是灘,有潭,水豐時也能淹沒一個大人高。男孩們就在河裏划「躍子水」(自由泳)、划「狗爬搔」(蛙泳)、「鑽迷子」(潛水)、打水仗(互相用手掌激起水花打到對方身上),不亦樂乎,好不快哉!
下河洗澡畢,還可以在河裏「搬螃蟹」,用手翻開河床上的石頭,常常就會看到石頭下的大、小螃蟹,大的直徑一寸多,小的指甲殼那麼大。抓住後把螃蟹腿扳下,回家用油炸着吃,脆香,有淡鹽味。但並不吃螃蟹其他部位。
或者向上走,走到小河分岔口,把下河溝口用石頭攔住,而後去找河床邊上的魚藤草,拔出後放在大平石頭表面,手拿小河卵石擊打魚藤草,把它砸成碎漿,而後每人兩手捧起,走到小河溝上游,灑在河溝裏,一面撒,還一面用腳攪渾河水,居然真的能把河裏的小魚暈翻成白條,大家就去捉撿這些翻白的小魚。而後把小魚肚子剖開,扯掉內臟,洗淨,同時還要把魚泡一捏,聽它發出嘭的一響,再拿回家油炸吃。
家裏父母當然不讓孩子下河洗澡,因為小河溝裏翻船的事情從來都沒有終止過。檢查「娃子」是否下河洗澡,大人只需用指甲尖在「娃子」膀子上劃去,沒有印跡就是沒去洗澡,假若是劃出一道白痕就是下河洗澡了,管得嚴的家長就會一耳巴子打來。
現在想來赤條條的樣子真是很好笑,用現在眼光看很不文明,所以有時候就有人把這叫做你這「鄉下娃子」。讓我想起前些日子廣東人到北方上學對北方的男人大澡堂極不適應的笑話。而現在我孫子去室內近十米的大盆池幼兒游泳,還穿着小褲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蒿坪河越來越瘦身,收束,蒿坪河的灘似乎是一個不曾發生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