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書道禪心  李蕭錕

故吾人內在那個能思、能感、能知、能應的「心」、「自性」或「本來面目」,遂成為書法創作的本源和本體,則書法創作以「心」、以「自性」及「本來面目」為指歸,為表徵;換言之,書法的藝術創作活動即是展現吾人「心」的内涵,表明「了悟」的境界,參透「本來面目」的旨要。

黃山谷在《題趙公佑畫》中云:「余未嘗識畫,然參禪而知無功之功,學道而知至道不煩。於是觀圖畫悉知其巧拙功楛,造微入妙。然此豈可為單見寡聞者道哉!」 顯然,透過參禪學道,黃山谷窺見了藝術的本源,形式技巧對他而言竟是微不足道的細碎瑣事,他著名的《容題跋》卷一〈跋七佛偈〉更是這種以「心性為本」,以「心法為要」,書法藝術創作最深刻的體會,最高的指導原則:

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我法時,法法何曾法?

執著法,不如無法,要無法而法法皆法、法法無礙,則要有通透的心,了悟的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