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世界遺產巴丹吉林沙漠 李雲平
自202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得到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提升。
這是筆者在內蒙古阿拉善盟主題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情況。阿拉善盟副盟長劉德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最近1年來,阿拉善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專門設立保護管理機構,出台保護利用管理辦法,投用30多套氣象、生態、水文等監測設備,與多家國內科研院所開展科研合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管理保護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同時,阿拉善盟嚴格遵循自然遺產地保護性開發、限制性開發等要求,採取人為活動有限、建設開發有序、旅遊發展有度的文旅產業發展路徑,積極推進巴丹吉林沙漠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重點培育生態觀光、研學教育、徒步探險等特色業態,精心打造沙漠主題旅遊產品體系。
目前,內蒙古初步構建全社會參與開發、保護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格局,引導當地農牧民群眾發展旅遊產業,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
據瞭解,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善高原,是中國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動沙漠,以奇峰、鳴沙、群湖、神泉、古寺「五絕」著稱。2024年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世界自然遺產中沒有沙漠類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