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心的旅行 喬捷
這是最近出門的感受。一次旅行並不以抵達為開端,而是以離開所在城市的一刻。是火車站,是機場禁區,是登車越過出境關卡的那刻。我在車上放着音樂,專注於導航提示和同伴們的對話。車和內心,去往兩個不同的地方。
想起在巴黎時看的《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老電影我總是看得很慢,遇上好句子,我便停下來把對白抄起。法國男孩說:「就算我知道你不會生氣,我也不會批評你。」女孩卻說:「就算我會生氣,你也應該批評我。朋友應該互相批評而不是吹噓。寵壞我,一切也就完了。」
這種處於愛和喜歡之間的對話,總讓我不斷的記起一些人、一些事。旅行和愛情有相似的地方,有可以預測的行程與目的地,也有難以預測的天氣、交通問題和其他意外。隨着科技進步,有些過往會發生的事漸漸不會發生了,例甘遠來近日在〈花地瑪彌撒〉中提到在葡萄牙聽不懂頌禱內容的美中不足。同類情況,現在依靠人工智能已做到實時翻譯,原本不可能彼此瞭解的人,今天都可以相遇,都可以深入到以往無法深入的地方去了。
相愛的人不再像以往容易失聯,這該慶幸還是因為缺少了一點〈從前慢〉的浪漫所以難過?今天,過往不可能發生的愛情卻以新的方式發生了,這又該慶幸還是應當視作不幸呢?在中山,我們沒有遇到想要遇到的人,但過程有收穫。至於收穫了甚麼?法國男孩在日記中寫過:「看着她們比較好,我可記下她們很多事,但我寧願看着。」有些答案,好奇的「貓」自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