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漫話)《京華春夢》妙不可言  令狐昭

張瑛和謝益之創辦的華僑電影企業公司,在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接連把六部張恨水小說搬上大銀幕,除了《金粉世家》(1961)由李晨風執導,《落霞孤騖》(1961)、《滿江紅》(1962)、《似水流年》(1962)、《夜深沉》(1962)和《秦淮世家》(1963)全部由左几操刀。多年後,王天林為無綫電視監製的民初倫理大悲劇《京華春夢》(1980),便是改編自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左几妻子梁愛扮演的僕人丁媽,負責引領女主角賀燕秋(汪明荃飾)踏入金家七少金振西(劉松仁飾)的詩社,促使雙方結緣,後來亦因她「通風報信」而導致二人關係始現裂痕。如此妙不可言的選角安排,顯然是向一系列華僑「張恨水片」致敬的方式。

雖然《京華春夢》的面世日子跟粵語片《金粉世家》相隔了十九年,但匠心獨具的無綫創作團隊,有意令兩者在選角範疇上產生微妙的連繫。例如杜平在《金粉世家》扮演大學生柳春江,在《京華春夢》則飾演金家三少,而梅蘭在《金粉世家》扮演金家丫環小憐,到《京華春夢》則升級做金家的管家,杜平與梅蘭在電影版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在電視版並沒有對手戲。何璧堅在《金粉世家》是七少(張瑛飾)的詩社社員,亦是大少(姜中平飾)和三少(金雷飾)的豬朋狗友,在《京華春夢》卻成了金家的老僕人;周吉在《金粉世家》是把屋租給七少辦詩社的德叔,而在《京華春夢》則客串做道士,為金家老爺(鮑方飾)驅邪。

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那時王天林既網羅了沈西城、王晶、杜琪峯、劉仕裕、譚嬣等一眾幕後好手,又在百集長劇《家變》(1977)的鄧碧雲、南紅、汪明荃、陳嘉儀、杜平、黃文慧、譚炳文、江毅、葉萍、梁碧玲等演員班底上,融入了鮑方、劉松仁、韓馬利、程可為、廖偉雄、湯鎮業、倫志文、蘇杏璇、關海山、周驄等人。其中劉松仁和韓馬利乃王天林的愛將,早在《陸小鳳》(1976)已經結緣,直至《京華春夢》則上演了藕斷絲連和反目成仇的戲碼。有趣的是,《家變》的洛家正室母女鄧碧雲和陳嘉儀,以及妾氏母女南紅和汪明荃均在《京華春夢》再成母女組合,而《家變》的反派情侶杜平和黃文慧亦趁機再續前緣。

劇中黃文慧飾演的三少奶、譚炳文飾演的大少、韓馬利飾演的洪麗珠構成了三大反派,而廖偉雄演繹的忠心下人金福,也是表現出眾的綠葉。扮演金振西與賀燕秋之子的童星馮志豐,此後在《過客》(1981)、《香城浪子》(1982)和《射鵰英雄傳》(1983)均化身黃日華的童年。至於主題曲與多首插曲全由顧嘉煇作曲、汪明荃主唱,除了〈京華春夢〉由鄧偉雄填詞,插曲〈撲蝶〉、〈今生不負愛〉、〈愛你一生一世〉、〈追憶當日愛〉皆由黃霑創作。由於幾首作品備受觀眾推崇,其後王天林的《千王之王》(1980)和《千王群英會》(1981)繼續由女主角汪明荃包攬主題曲和所有插曲,歌曲創作班底則在原有的陣容基礎上,加插了鄭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