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勇氣 向南
早前某音樂節時,小兒子說他要在活動上做獨奏。起初我以為像平日,只是演個十來分鐘的段落,他卻說這次是一整場演出,一個多小時的獨奏。當時我就嚇倒了,那麼多內容如何記?怎樣確保不出錯?像我這種一上台就口齒不清,手腳同震的緊張大師,怕是永遠無法親身體驗,只能默默在台下為他加油。這兩年他上台的次數多了,我明顯感覺到他在演奏時已經不會緊張,反倒是幾個導師都有提醒過,是要開始注意台風和氣勢,這點當然我也沒有甚麼方法指導,連他那個很愛演的父親都說,只能靠經驗累積和參考前輩示範,沒有甚麼速成法。
都得從實踐和錯誤中學習,只能靠不斷面對觀眾,來克服面對觀眾時的尷尬和表情的靦腆,凡是做幕前的人,這都是必經之路。有些內向的人要面對幕前,可能相對就要比外向的人要多學一課。家裏兩個孩子學樂器,都是從三四歲開始,到學到差不多能演奏歌曲時,偶爾在外面看到開放使用的鋼琴都會叫他們去試試,小孩子害羞,一般都不會答應,總得有點甚麼鼓勵和利誘,他們才肯露一手。能夠成功踏出這一步,接下來就到了我們家長發功,千萬不要過多去評論孩子彈得好或不好,而應該更着重強調他們的膽量和勇氣。
在這件事上面,我覺得我們家算是做得不過不失。想起八九年前,小兒子帶着小提琴主動說要去松山「賣藝」,到後來公公婆婆生日,願意給他們彈奏《梁祝》贈興,表演這條路的勇氣,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起來。
因此,看到放着樂器的公共空間,一定要把握住活動教學的機會。看來又是時候帶女兒去買書,如果父母本身也懂玩,也不妨以身作則,給子女示範一下大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