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道具  喬捷

朋友在聚餐抽獎時中了台高級相機,原先想賣了賺錢,結果散不了貨。帶去旅行心想拍的照片畫質比用智能手機好,但沒兩天就發現相機太重,連給孩子當玩具也被嫌棄⋯⋯

道具之所以謂之道具,第一是用的時間不能長,它是用來裝。戲服是演戲時穿,平日都穿就變普通衣服。有些東西絕對不能「一魚兩吃」,是道具就安心做道具,裝完就收起來。實用品就用好它作為實用品的價值,最好不要給用家太多應用壓力和麻煩。

又是我那位搞笑朋友,他孩子要用電腦做作業,才發現家裏竟沒有一台電腦的硬件配置能滿足指定軟件。不想花錢買,也就只能向我借。用完以後,他說那台手提電腦很好看。我就奇怪,怎麼不是好用而是好看?他說是好用,但不值得花錢買,實際用得上的次數太少,倒是看到有幾分姿色,用來裝「偽文青」不錯而已。

世上真的很多時候需要我們會裝模作樣。女兒跟我說過,升上高小以後,很需要經常帶着手提電腦,因為只有高小生才能自行離校,而她現在看起來還像個小小孩,校工根本不信她已讀高小,一定會攔截她。為了讓校工一看就知道她是個小五學生,就必須拿出形象的代言工具──手提電腦,因高小以上才需要用到。「而且你不能被校工截停後才從書包拿出來,他們會以為電腦是哥哥的。」聽她那麼一說,讓我又想起很多好笑事。

記得以前有人說過,看醫生若因為肚痛,最好就有個肚痛的模樣,人家才會重視你的問題。人的大腦都有既定思維方式,滿足到對方的心理需求,有些事情才好辦。後來我跟看上我手提電腦的朋友說,同款我還有另一台,只是壞了不能用,可以送他。他說:「沒用,太重。不是用來工作,誰會帶這東西出門?哪怕是紙紮道具,我還得考慮存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