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老僧半間雲半間 李蕭錕
有白雲相伴自是一種孤絕心靈上的慰藉與幽獨精神上的愜意寄託,但白雲尚有隨風隨雨出山入山的忙碌與匆遽,不若老僧禪定後的閒淡自適,不隨境轉,所謂「不動如山智如海」。
禪宗高僧山居悟道詩中有一名句──「心閒猶笑白雲忙」,它與志芝庵主的這首詩極契合同拍,文人處士心中欣羨的白雲,在禪師的口中,成了挪揄的對象。禪師安坐禪室屋中,看到白雲來往進出,好不忙碌,所以調侃白雲任由風雨使喚,忙於應對沒有自性,不能作主,白雲此處成了一種煩惱和罣礙。
我們說「白雲自恰悅,不堪持贈君。」或「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是文人處士的境界,是藝術的境界。
我們說,「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閒。」或「老僧禪房屋裏坐,心閒猶笑白雲忙。」則是禪者悟道的境界,是藝術,更是宗教的境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