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無情的說法 李蕭錕
無情識的山川草木,雖不會說有情識的眾生的語言,但不代表它們不在說話,佛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亦即有情眾生與無情草木瓦石,皆具足佛性智慧,眾生若只用耳朵,如何能聽到草木瓦石說法?
這情形如同一位不懂中文的老外,向一位不懂外語的中國人問路,如果只用耳,如何聽懂?但是最後還是問出了眉目,因為雙方都使盡了力氣,充分利用身體語言,用眼、耳、鼻、舌、身及最重要的意(即思維)等六根全部,交互利用,終究能獲得理解,還能相互學習雙方的語言 ◦
那麼,佛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眾生與草木瓦石之間的瞭解,誰曰不可。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時常參禪,一日投宿於友人住處溪旁的客房,夜裏溪聲潺潺作響,清晨醒來,見窗外青山兀立面前,忽然得悟作一偈曰: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来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便是無情說法。(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