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輩人大多活在社會經濟較今天落後得多的大環境,乃至一窮二白赤貧,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祖國、港澳的普遍現象,當時澳門景象,今天從懷舊照片影片中重溫,有一種仿如隔世的疏離感。只是,從上一輩人閒聊中,每每聽到「遊戲人間」那份樂天知命的安貧樂道心聲,一切,都是踏踏實實過活,鮮有怨言、缷責。
在上一輩人努力和帶領下,今天,澳門經歷了社會經濟飛躍發展,民眾可以在共建中共享,可以從經濟發展成果中,鞏固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保障,以至經歷一年半疫情衝擊,在積累下來的財政儲備中,堵住了一定的困難,政府「開倉派米」,讓人們在完全免費的抗疫醫療支援下,可以安心攜手捱過一段艱難歲月,等候經濟復甦。
從中,體現澳門人團結,也大有昔日人們「遊戲人間」過活,應對不可預知挑戰的正向思維,給予大家無形支撐,日子再苦,生活再困難,其實只要有一分抗禦壓力、化解危機和矛盾的心態,總會在時間流逝下闖過去。為此,面對的困難,必會如人生在遊戲中走過一幕幕,起跌、順逆,總會回到平凡、暢順的日子,提供大家安居樂業大環境。
能夠抱持這份心態,從做好自己、守好自己本份,延伸開去,是人人樂天看待所處身環境,看清發展格局和趨勢,相信明天會更好,因而,便猶如在人世間玩一場遊戲,用不着計較處境的一時得失,反而,因此給予大家輕鬆愉悅心境,輕快地跨過所處身環境。
遊戲人間,是生活智慧,從先輩承傳下來,飽含中華傳統文化特質,不管是道家、儒家,還是佛學,箇中那份從心出發直面困難挑戰又不陷入當中難以自拔,反而跳脫地以玩樂、遊戲心境化解所承受壓力,才是國人生活智慧,才是走在一切變逆前頭不為覊絆的做人處世良方。今天,在疫情下,澳門居民又一次展現這份大智慧,教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