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控成本和漲工資   喬捷

 同樣,如果沒人願意做大生意,所謂正常靚價的工種,也只會越來越少。「下欄」工作必須要有人用廉價勞力填滿了,公司的營運成本才可以往上用在鼓勵有生產力的員工身上,倒三角型的資源分配就是這樣。大家越是想公平,公平的世界越難出現,而且工作上的公平更會嚴重影響生產的積極性,回顧公社時代,大家都做社會的螺絲釘,工作有分配,人人就開始懶惰起來。

 最近看到有些議員又在為澳門外勞問題說事,我覺得大家都應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在不同的位置上先思考、推演一下,真正理解一些人的失業並不是政府沒有保障,而是缺乏競爭力的問題。缺乏競爭力就要接受較低收入的工作,即使同工同酬同待遇,有些老闆也真的只會找外地人,裏面除了資質、能力,還有人力資源穩定性的考慮。為甚麼老闆們覺得請本地人比較沒保障,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值得思考。

 議員辦公室有基本開支,等同生意的營運,錢不夠,要麼不請那麼多人,要麼籌錢。世界好現實,僱人回來幫忙,當然希望他們長做,實在付不出高價,就容易產生人員流動,試想大事當前員工突然離職,老闆可以怎辦呢?人望高處,騎牛搵馬,其實小老闆們好焦慮,但目前澳門的情況就是這樣。保障本地人飯碗是很重要,但真實的情況大家要理解,老闆和僱員都一樣,這世上沒有能輕鬆賺的錢,認清這個真相,先從自身查找問題,有時自己面對劣勢,很可能與個人能力和性格有關,沒甚麼好怨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