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預防及打擊電騙案 蔡通提出三項建議
【專訪】澳門中區社諮委蔡通指出,澳門居民受電騙案件數量及受損金額仍相當嚴峻,並提出加強源頭追查丶防騙宣教丶情報交流等措施,盡力減少受禍害程度,保障市民財產安全
蔡通表示,近年來,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本澳居民使用「淘寶」、「支付寶」頻率上升。同時,假冒電商或支付平台客服騙案也層出不窮。據資料顯示,今年八月期間就有逾二百宗市民舉報有關「淘寶客服」的詐騙線索,以謊稱「支付安全保障」需續期或驗證等作案手段,誘騙事主提供銀行資料或進行轉賬。情況顯示,有七十三人受騙,損失金額約七百一十三萬澳門元,足見此類詐騙手法欺騙性強和危害性大。
為預防和打擊同類騙案,保障市民財產安全,蔡通提出有以下三項建議:
一、加強技術攔截與源頭追查。建議電信部門與司法警察局加強合作,識別和攔截假冒本地號碼的外地來電,利用反詐程式與大數據追蹤詐騙電話來源,從技術層面減少詐騙案件的發生。
二、用好反詐中心3.0功能,構建「防騙大使」網絡
反詐中心。3.0已於今年五月啟用,具戰情指揮、宣傳教育、獨立熱線及多媒體工作等功能。適逢開學季,建議當局組織學生群體參觀反詐中心,認識騙案原理、犯罪類型、新型資訊等。同時建議面向公眾開設相關培訓課程,從校園、社團、職場等構建「防騙大使」網絡,增強社會整體防騙能力。
三、加強與內地情報合作,擴大防騙宣傳與公眾教育。除透過社交平台、電視廣告、公共交通資訊屏等宣傳防詐資訊外,建議當局呼籲澳門代收店在應用程式及實體店公佈最新詐騙手法,明確告知市民「淘寶」及「支付寶」的保障服務均屬免費且無需續期,甚至聯同內地部門於口岸的代收店張貼相關防詐資訊,提升市民防詐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