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在線報名系統」,輸入賬號與身份證號,再拖動驗證方塊時,我的心也跟著怦怦直跳。儘管在查分前,我不止一次地暗示自己「盡人事,聽天命」,可還是按捺不住緊張。很快,成績視窗跳了出來——90.3分。期待多年的「二甲」夢竟然圓了,一口憋了許久的氣終於吐出來了,我激動得幾乎要「老淚縱橫」。
讀大學時,為了日後能留在城市當老師,同學都在為拿下普通話二甲拚盡全力,我也不例外。可我的母語是潮汕話,經常分不清前後鼻音和平翹舌音。在現代漢語課程中,我知道普通話的發音方法,知道舌頭該怎麼捲,嘴唇該怎麼閉合,可嘴巴卻總是不聽使喚。第一次考普通話,我只拿到80分,剛夠二乙水平。事後反省,光懂理論不行,還得注重訓練方法。第二次考普通話,我不敢掉以輕心,特意請同學當陪練。本以為能穩過二甲,誰知成績只比上次多1分,真是慘不忍睹。我徹底洩了氣,無奈放棄。畢業時,我去廣州、東莞、深圳等城市找工作,屢屢碰壁。現在回想起來,普通話的短板恐怕不無影響。
後來,我到澳門教書,學校對教師普通話的等級要求不高。可「二乙」始終是我心裡的一道坎。為了提高普通話的水平,我花了兩三年時間背古詩文,還經常在課堂上當眾朗誦。慢慢地,我的普通話逐步擺脫了方言的束縛,即便偶有發音失誤,整體已經大為改善。這些年來,澳門教青局都會統計教師普通話等級水平,也不遺餘力地推廣普通話水平測試。不久,機會終於來了,當局開辦了港澳教師普通話能力培訓班,我立刻報了名,並順利被錄取了。培訓課程分為線上、線下兩個部分,周期很長,對於私校教師而言,過程並不輕鬆,但很有價值,值得參與。
在北師大培訓期間,我才知道,普通話水平測試除了「命題說話」,已從人工考核轉為機考模式。我們聽了聶大昕、韓玉華、喻梅等教授的講座,深入瞭解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題型和應對技巧,還系統掌握了「啊」「不」「一」等字的變調,以及兒化音、輕聲字的正確讀法。北師大還特地給我們安排碩士生當陪練員,給我們進行分組訓練。我捧著《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2021年版),把短文一篇接一篇地反復練習。至於命題說話,網傳的「番茄炒蛋」的萬能公式顯然行不通,唯有歸類整理話題,逐一列好提綱,再一篇接一篇地試講。課餘,暢言APP也成了好幫手,能及時反饋發音錯誤,幫我針對性地改正。看到模擬成績從「二乙」攀升到「二甲」,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最後一次練習結束,走出課室,陪練員笑瞇瞇地回頭對我說,「老師,我覺得您能考到二甲。」我心裡挺感動,但開玩笑道,「希望如此。我考過兩次都不行,已經有心理陰影了。」不過心想,在槐花盛開的季節,能遇到彼此打氣的師友,內心格外溫暖。而今,「二甲」的春風終於驅散了籠罩心頭多年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