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澳門,「叫外賣」還不算流行,加上也沒有一套方便市民的外賣系統,所以要品嘗美食,我們大多時候需要親臨餐廳門店購買,因為並不是每家食店都人手充足且提供外送服務。但十年過去,科技的發展加上生活模式的急促改變,成熟的外賣美食平台帶給我們便利的美食體驗,我認為這是一場雙贏的局面,對於消費者來說,只需手機上簡單點幾個按鈕,熱辣辣的美食便能由外送騎手速遞到家,有時更能享受團購等優惠折扣;對於商家來說,雖然有額外的平台成本,但我相信多了由系統統一指派的外送騎手協助,總能令店舖知名度及營業額提升。在這一整個「叫外賣」過程當中,筆者最敬佩的是眾多使命必達的外送騎手,騎著摩托車的他們,忍受著烈日和暴雨、寒冬和酷暑,當中的辛酸滋味,絕對不是常人所能接受。
今天早上,我如常送小寶貝上學,碰巧見到交通燈前有一輛摩托車在等候綠燈,車上是一位約三十多歲的爸爸,從後抱著他的是一位穿著校服的孩子,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父愛畫面。而這輛摩托車的車尾還有一個大大的箱子,以布蓋著,但風起時,還是能看得出布下蓋著的是我們常見的某外賣平台的食物保溫箱。小寶貝小聲在我耳邊說︰「媽媽,我見到有小朋友的爸爸是外賣員!」一時反應不過來的我,隨即又聽到寶貝說︰「我覺得那位爸爸很有型呀!」
事情的兩面性令我很有感受,無論那位爸爸是有意還是無意遮蓋外賣箱子,是想隱藏專業騎手的身分還是純粹以布防塵也好。在我心目中,他早起送小孩上學、認真工作和顧家的行為,反映出他是一位好爸爸。但社會上總有很多心腸不好的人,終日只愛揶揄他人為樂,這些人可能會嘲諷專業騎手做「外賣仔」或更難聽的名字,看不起人。
我感恩我的寶貝總帶著善意和純真的內心,懂得感恩外賣車手的默默付出,在她的眼中,她認為這個需要長時間騎駛摩托車的工作很有型,因為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職業本來不分貴賤,可恨的是社會上有太多無恥之徒,心腸不好,實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