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需要有觀看者,一個創作者的成功,除了他們自己本身的作品夠強大以外,真的很需要第三方的支持,從口碑到流量,不無需要仲介和傳播人。一個作品該如何向讀者展示?一個作家應該如何亮相?創作者用心把自己的想法放到自己的作品裏面,第三方通過設置不同的處境,讓觀眾發現到這個作家和作品的價值、意義。
假若沒有人做得好第三方的工作呢?沒有觀眾也就沒有作品,只是個人的私記錄。這就是文學界應該考慮的「市場」,所有創作到最後都需要讀者,要有人負責把讀者找回來,幫作家打造社交媒體人設,減少他們做宣傳的工作量,這好像都是產業中的一部分。當我們很想找到自己的讀者,當然就得自己來也充當第三方了。
就像西班牙的Carmen Mola創作三人組最初以一個女性的身分出現。還有懸疑電影《謎中謎中謎》〈焦點懸疑 / Ellipsis / Puntos suspensivos〉裏面描述到,作家出版作品以前,編輯還得想策略如何在市場吸引大家注意,從作品名、作家名,背景的設定等等,還得有個人先引導出來。文學需要市場,市場需要行銷,做社交媒體就是當今的需要。今天,會不會那些自己就能做新媒體號兼有出版渠道的作家,其實靠自資出版、自己帶貨可能還能賺更多吧?想想這樣的案例還真的有。何況,好像現在不出書,光是賺流量都可以變錢……
說着說着,好像都從出書、成名,講到組織行銷團隊了。當然,如果是內地,還有個書號配額的問題啦。反正,印書就像印鈔票的時代已然過去。不會自己做新媒體號的寫作愛好者,那就只管寫好作品,繼續隨緣便是。有很大熱情想要找讀者的/或者很大熱情搞出版的人,那真不妨用功研習一下「做帳號」的技巧與規則,掌握一些必要的工具,認真對待這件事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