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遇∙月湖   一畝鼎

後人在月湖公園中開闢的院士林、修建的院士館既是寧波人民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也是對尊賢尚學傳統的傳承。月湖曾有「浙東鄒魯、文獻之幫、教育之所」的美譽,曾是浙東的學術中心,曾留下過賀知章、王安石等歷史名人的印記。但這些僅僅是它閃耀於世的光環的一部分。

作為城市湖泊公園,月湖有着悠久的歷史,月湖開鑿於唐貞觀十年。經一個多世紀,到公元八三三年,鄮縣縣令王元暐興修水利,「導它山之水,作堰江溪」,引流入城,以利其民。至兩宋時期,寧波的城中水利工程相繼修浚,並逐漸形成了以月湖為核心的城市水網系統。月湖公園中的水則碑將這段歷史原原本本地記下並傳下來。

又是兩個多世紀的日月交迭,宋哲宗元祐八年(西元一零九三年)至紹聖年間(西元一零九四至一零九八年),知州劉淑、劉珵先後疏浚月湖,「以積土廣為洲、遍植松柳」,樓宇亭臺、四時花樹將月湖妝點的更為清麗,至此,本以水利澤被百姓的月湖,形成了十洲之景的公園雛形。有文獻記載:「湖中有汀洲島嶼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島、松島、花嶼、竹嶼、煙嶼」,「四時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賞特盛于春夏,飛蓋成陰,畫船漾影,殆無虛日」。

清冽蕩漾的月湖水流過春夏、閱盡榮枯,見證了城市的日漸繁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