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鏡鑒」十一月七日開幕 近距離感受中葡文化交融

 【特訊】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與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葡萄牙東方基金會及葡萄牙阿儒達圖書館協辦,澳門藝術博物館執行的「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將於11月7日下午6時30分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開幕。展覽臻選上述單位共177件/套珍貴展品,以「瓷路初開」「瓷上交融」「宮廷對話」三大單元,系統呈現16至19世紀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葡萄牙建立的深厚貿易與文化聯繫,展現清代宮廷與葡萄牙王室之間的友好往來,彰顯澳門在中葡交流中的重要橋樑角色。

 本次展覽薈萃中葡兩國文博機構的珍藏,並以「海通鏡鑒」為題,寓意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在物質文化史上留下豐富遺產,更透過澳門這扇「文化之窗」,映照出文明互鑒的璀璨光芒。其中,明永樂青花錦紋蓋罐(故宮博物院藏)與明代青花鳳形軍持(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藏),融合中外文化特色,尤為難得。此外,葡萄牙東方基金會轄下東方博物館所藏的家族紋章瓷、阿儒達圖書館珍藏的「大黃卷」文獻圖像,以及澳門出土的外銷瓷片,均具極高歷史與藝術價值,將引領觀眾跨越400年時空,近距離感受中葡文化交融的物質印記與精神內涵。

 為進一步揭示文物背後的歷史脈絡,展覽期間將舉辦多項活動:11月8日下午3時,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陶瓷專家Rafael Alfenim將以葡語主講「藍色航跡:16世紀以來中國瓷器對葡萄牙陶瓷的影響」講座,現場設普通話即時傳譯;11月15日至23日,將為藝博館之友舉辦「廣彩體驗工作坊」及「青少年版畫工作坊」,透過親手創作,傳承傳統工藝之美。上述活動現正開放報名,有興趣的市民可透過一戶通「活動報名」(activity.mo.gov.mo/activity-h5/)進行登記,抽籤錄取。此外,澳門中樂團將於11月9日及12月21日下午4時在展廳演出,以樂聲詮釋中葡文化交融之美,歡迎公眾蒞臨欣賞。

 「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展期由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3月8日,11月15日起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設有粵語公眾導賞服務,團體預約參觀同時接受申請。澳門藝術博物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7時(下午6時30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免費入場。有關展覽及活動詳情可瀏覽藝博館網頁www.MAM.gov.mo或臉書專頁「澳門藝術博物館Macao Museum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