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不震)大品牌落戶澳門發展各異 聶風
不是說外來品牌店在澳門沒有前景,而是澳門現在的經濟環境大不如前,換了若是在賭權開放到疫情之前,我還嫌落戶在澳門的大品牌食肆太少;但正如很多人所言:「潮退時便知道誰沒有穿泳褲。」筆者上周想訂座的葡菜多祿餐廳原來已經結業,而在同系列酒店的另一家內地品牌俏江南,亦已變身成為吃點心的店家。
我還趕不及試多祿,它卻結業。該店在疫情時期的二O二一年年初開業,到現在堅持了幾年,有朋友更稱它是性價比不錯,坐得闊落舒適的隱世店──換句說話講,此店客人甚少,自然直接影響盈利,久而久之捱不下去亦可以理解。
而像另一家在同系列酒店內的食肆──內地名店俏江南,一開始落戶澳門便推出不少包席套餐,現在更是加入不少廣式點心,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奇異感覺。本身店家的定位大約是在中高檔,吃的都是精緻同時夾雜了川京等特色為主的菜式。在店家到澳門的初期,筆者光顧了不下十次左右,評價食物從品質到味道上都不錯,但服務卻一直跟不上,能夠花得起錢在這吃的人,大約是不會接受他們的服務態度和表現,在最初的半年內沒有多大改善,也許正是他們愈走愈難的原因。筆者認為,但凡食肆放棄自家的專長而去發展另一條軌道,除非有突破性的表現,否則只是說明它們正在走下坡,有些捱不下去的徵兆。
當然亦不是所有品牌在澳門均會水土不服,日前到倫敦人的戈登拉姆齊英式酒吧晚餐,本身對英式餐廳沒有太多期望的我,初次接觸到這點實在有無限的驚喜,從開業至今,味道都沒有退步,客似雲來便是對他們最肯定的評語。晚餐時間可以見到不少外國人,我相信是遊客,而為了吸引本地人,工作日的午市套餐性價比亦很不錯,所以在路氹區工作的朋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