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八日電】(記者李京澤)中秋節將至,從過去的「天價禮盒」到如今的「質優價廉」,中國月餅市場正發生深刻變化。這是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中國社會風氣轉變的一個縮影。
二0一二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這一篇幅僅六百多字的規定,是改進工作作風的切入口和動員令。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甚麼、怎麼抓的問題,為加強作風建設找到了精準著力點。
「中共將作風建設置於新時代黨的建設和治國理政全局中進行部署,充份反映出執政黨對作風問題性質的深刻認識和對國家建設的長遠考量。」宋偉說。
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裡的歪風」,到持續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八項規定精神在中國落地生根,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二0二四年官方調查顯示,百分之九十四點九的受訪民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
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積極作用日益顯現,越來越多外國政要、專家學者開始關注並研究其中所蘊含的政黨執政、國家治理的啟示和經驗。巴西中國問題專家高文勇說,「我們需要關注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在做甚麼。通過比較,才能找到解決我們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方法」。
在受訪專家看來,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在世界政黨自我建設中具有先進性和典範性,也為國家治理、懲治腐敗提供重要借鑒。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衡認為,中共作風建設具有知行合一的鮮明特質。透過中央八項規定,外界可以看到中共的作風建設始終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這一核心展開,形成「思想教育─制度約束─監督執紀」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這對於世界政黨自我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外界關注中央八項規定,亦關注其與中國高速發展之間的邏輯關聯。尼泊爾政治人士德文德拉.西陶拉說,「中國共產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這不但有助於保持黨紀嚴明,還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王衡分析稱,在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過程中,中共將作風建設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形成「黨風引領政風、政風帶動社風」的傳導鏈條,這一經驗創新了全球治理模式,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中國方案。
此外,腐敗治理也是外界觀察中央八項規定的一個主要方面。宋偉指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地為預防和懲治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通過實踐揭示了風腐同查同治的重要邏輯規律,闡明了作風問題抓早抓小的重要性,為國際社會眾多國家應對腐敗問題提供了經驗參考。
正如泰國學者威倫.披差翁帕迪所言,中共提供了一個關於「如何持續校正權力運行、保障人民利益、提升治理能力」的生動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