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增一例屬管控中發現 紅碼區核檢全呈陰 新增六例輸入無症狀感染

 【特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公佈,過去一天(11月14日00:00至23:59),新增6例輸入性無症狀感染個案,包括2男4女,年齡介乎33至57歲,分別為由美國、法國、印度、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入境本澳的人士,否認既往感染史,列為無症狀感染者。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上述人士已被送往指定地點隔離。本澳至今已錄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795例確診個案和1,851例無症狀感染個案;此外,本澳的本土個案為零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昨(15)日新增1例輸入關聯個案,22歲男性,澳門居民,為前(14)日公佈的21歲女大學生輸入關聯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已於前日聯絡並安排醫學觀察,前日上午和下午2次核酸結果均為陰性,昨日複查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屬於管控中發現個案。目前沒有症狀,已被安排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行隔離治療。

 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前(14)日新增的輸入關聯個案,該21歲女大學生居住的雅廉訪大馬路28-28B號保寧閣被列為紅碼區,前(14)日共採樣104人,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現時對於具行程風險人士採取的措施為須進行至少3天2檢及澳門健康碼綠碼,而澳門健康碼應用程式中的行程記錄風險檢查功能設定,若發現用戶與新冠病毒感染個案的行程出現重疊情況,便屬於具風險行程人士,按過去做法,其澳門健康碼會被轉為黃碼及須按要求進行2次核酸檢測,為保持措施的一致性,以及降低對居民生活帶來的不便,故於11月16日零時起,調整有關措施,具有風險行程人士的澳門健康碼會維持綠碼,但仍須按要求進行2次核酸檢測,若未按要求完成核檢則會被轉為黃碼。

 調整後的措施簡介如下:

 具有風險行程的人士,其澳門健康碼會顯示數字代碼2,衛生局會發出短訊通知。

 相關人士的檢疫期為檢查風險行程的當日(第0天)及之後3天,須在檢疫期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期間澳門健康碼為綠碼(代碼2),而第1次核酸檢測於第0天或第1天進行,第2次核酸檢測須於第3天進行。

 如未按要求完成核檢人士,其澳門健康碼會於第4天轉為黃碼(代碼2),須接受1次核酸檢測並具有陰性結果後才轉為綠碼。

 例子:於11月14日發現具有風險行程人士,須於11月14日至11月17日期間進行2次核酸檢測,第1次核酸檢測須於11月14日或11月15日進行,第2次核酸檢測須於11月17日進行;未按要求完成核檢人士,澳門健康碼於11月18日被鎖為黃碼(代碼2),須接受1次核酸檢測並有陰性結果後才轉為綠碼。

 可在以下連結(https://app.ssm.gov.mo/specialgrouprnatestbook)預約免費的核酸檢測(檢測結果不會在健康碼上顯示),或自行預約本澳其他常規核酸站。

 如在內地進行核酸檢測,須把陰性結果透過粵康碼轉碼到澳門健康碼上。

 黃碼未能自動解除人士,請將核檢陰性證明及具簽署的聲明書(聲明核酸檢測屬哪位受檢人士),上傳到求助平台申請解除黃碼https://www.ssm.gov.mo/covidq。查詢請致電287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