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珠海橫琴新區黨委書記牛敬本月二日在珠海市九屆人大第九次會議代表團討論會上發言時表示,將全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儘早批覆落地,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建立與澳門趨同、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適應的制度規則體系。他還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放寬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的政策措施,將「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運用到車輛檢查領域。
牛敬在討論會上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新華社一月三十一日受權發佈的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他表示,該《方案》特別對橫琴作了部署,方案第六點「開展放寬市場准入試點」明確「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選擇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放寬市場准入試點」。一方面,該行動方案將橫琴深合區在開展放寬市場准入試點方面與海南自由港、深圳先行示範區並列同等進行安排,充份體現了中央對橫琴深合區的高度重視、特殊安排;另一方面,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不是簡單將澳門現有企業延伸和平移到橫琴,而要在「吸引新澳企,增加新澳人、壯大新澳資」上做文章,構建「橫琴空間+澳門資源+優秀人才+新興產業」的全新發展格局,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大帶小+以強帶弱」模式,共同發展高新技術、現代金融業和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支持共同做大澳門新興產業經濟增量。當前,中央決定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深合區制定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正好可以更大力度解決對澳開放問題,放寬准入門檻,吸引更對國內外優質企業通過澳門進入橫琴深合區發展。
牛敬表示,姚奕生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橫琴」高達三十八處,並且單獨成段、大篇幅部署橫琴及其周邊區域工作,充份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橫琴工作一以貫之地重視、一以貫之地深度謀劃、一以貫之地全力支持。牛敬表示,將按照《報告》各項工作部署,以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為牽引,統籌推進橫琴及周邊區域等一體規劃建設,力爭到二0二五年,橫琴及周邊區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一千五百至一千八百億元,約佔全市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目前約百分之十五),人口規模超過二十萬,在橫琴居住、就業的澳門居民將增至三至五萬人,在橫琴註冊和經營的澳資企業將增至一點五萬家左右,為繼續推進全市「二次創業」加快發展、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和助力澳門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隨後,牛敬對接下來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歸類介紹。一是構建新機制,推進與澳門制度規則銜接和聯通貫通融通。橫琴新區將圍繞《報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有關部署,全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儘早批復落地,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建立與澳門趨同、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適應的制度規則體系。優化拓展橫琴「分線管理」政策,實現「一線」深度放寬,「二線」嚴格管住管好。
二是利用新空間,為服務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和珠澳合作預留充足空間。圍繞《報告》提出的「更大力度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等有關部署,立足粵澳深度合作和澳門長遠發展需要,按照「一核雙中心多組團」城市空間格局要求,加快推
動橫琴新區、萬山區、保稅區和鶴洲南等一體化統籌整合發展,加快構建科學明晰、運轉協調、指揮高效的體制機制。
三是建設新都市,攜手澳門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未來型生態型智慧型城市。圍繞《報告》提出的「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等有關部署,在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橫琴總規編製中體現新要求,強化與澳門城市規劃協同、配套協同、基建協同,打造空間規劃深度對接、城市配套共建共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人員往來便利暢通的高度融合新都市。抓緊完善新橫琴口岸各項軟硬體設施,支持澳門融入國家交通體系的重要節點。深入研究新型基礎設施,積極謀劃和推進5G、超算中心、資料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發展新產業,攜手澳門構建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圍繞《報告》提出的「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等有關部署,聚焦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以高新技術、現代金融業、醫療健康、商貿消費、文旅會展和澳門特色品牌加工等產業為重點,降低澳資澳企市場准入門檻,吸引更多澳資澳企項目入駐橫琴,攜手澳門打造全球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加快澳門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分部建設,著力引進一批澳門科研團隊。配合澳門建設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爭取數位人民幣在琴澳跨境場景試點使用,支持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基礎研究和場景運用。進一步發揮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平台作用,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在橫琴及澳門的開發與生產轉化。聯合開發「一程多站」旅遊產品,配合澳門建設世界休閒旅遊中心。加快實施「1+N」一攬子企業回流和人才上島實施方案。
五是締造新生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進一步完善、放寬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的政策措施,將「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運用到車輛檢查領域。以加快「澳門新街坊」建設為抓手,探索推進各類民生服務、民生保障體系更好銜接,深化警務、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合作。進一步擴大對澳門專業人士執業資格單項認可範圍,探索教育、金融、稅務等更多領域澳門專業人士在橫琴提供服務。加大力度支持推動澳門青年在橫琴更加高效聚集地創新創業就業。加強橫琴澳門公共服務設施共用,加快推進公辦學校及國際學校、醫療設施等民生項目建設,打造一流公共配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