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日前,關閘馬路某單位因繼父誤以為八歲女童玩手機而出現家暴。聚賢同心協會青年議政成員李加穎醫生指出,孩子的情感是非常細膩與敏感的,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家長對其影響尤其重要。有研究指出,負面家庭因素是兒童抑鬱症的最重要導因之一,年幼的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負面情緒和行為或冷漠而出現低落情況,年長的孩子會在父母感到無力、絕望而憂心忡忡。因此,正面家庭對於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非常重要,父母的信任能建立起雙方的自尊心,信任感的增加可以有效減少孩子的焦慮和害怕。父母亦可以教導孩子在生氣的時候學會理解、寬恕他人,培養良好的性格。在疫情影響下家庭多了相處時間本應是好事,但容易因不良情緒及生活磨擦而產生衝突,更甚出現家庭暴力,社會應正視並作出正面引導。
停學期間,子女有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家長可藉此機會增加平日缺少的親子互動交流,促進雙方關係的同時,有助降低疫情對子女甚至家長自身的心理影響。家長們可發揮聰明才智,與子女多作一些實質性的互動,如與年幼的孩子一起遊戲、一同閱讀;年齡大一點的青少年可以關心他們平日校園生活,了解與朋輩間的相處情況,在學業與升學方面有沒有遇上難處理的問題等。
聚賢同心協會理事長林倫偉認為,隨著疫情的緩解,家長逐漸恢復上班但學校仍未復課,在照顧子女方面出現困難,建議政府倡議企業或機構推行彈性上班或居家工作等,讓有需要的員工根據家庭狀況,選擇合適的工作方式,在職場工作和家庭照顧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此外,政府在抗疫專頁中設有針對學生及家長的心理輔導熱線,當局應在社交媒體或群組中加大宣傳力度,讓有需要的家長得知渠道獲得適切的支援。家長們應把握是次疫情長時間留在家中的機會,增加與子女溝通、培養子女積極價值觀,構建良好親子關係,繼而促進青少年身心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