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樁基工程近月會完成 擬建行人天橋形成交通綜合體

 【專訪】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率領相關官員,繼續列席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回應工務範疇的相關問題。其中一議題是關於粵澳新通道。羅立文重申,自己從來沒有承諾青茂口岸今年底完工。按照目前進度,青茂口岸的樁基礎工程近月會完成;澳門的大樓已批則,正商議價錢,珠海的大樓則仍未批則,今年底完工的可能性不大。

 他稱,計劃在青茂口岸(粵澳新通道)興建行人天橋,以連接青洲坊巴士總站等設施形成交通綜合體。

 因粵澳新通道缺乏行人過路設施,居民出行不方便,但由於建行人天橋涉及多個部門,需時處理跨部門問題,行人天橋或會比粵澳新通道遲落成,因此會盡快處理跨部門問題,採取「設計連建造」的方式,爭取盡快建成行人天橋。

 對於多名議員關注青洲坊大廈經屋更換防火閘事件,批評當局的公帑使用缺乏監管。羅立文強調,他面對問題會處理,從來都不會「匿埋」,亦沒有缺席每個能到立法會回答議員問題的機會,願意聽取不同意見,可接受有人批評辦事效率低,但強調不存在利益輸送。羅立文重申青洲坊大廈經屋更換防火捲閘是由於捲閘需符合隔熱要求,每道捲閘價格已由原來的每平方米一萬元下降至一萬元以下,屬市場價格變動,非他能控制。

 另一質疑題目是自港珠澳大橋啟用後,氹仔客運碼頭變得冷清問題。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回應稱,大橋開通前後氹仔客運碼頭佔整個海上客運市場份額約百分之三十五,而現時氹仔碼頭八個泊位都有船停泊,不存在使用率低的問題。雖然大橋啟用後,海上客運人次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五,但來往深圳的航線客運量則上升了百分之十四。另外亦有船公司正籌備開通前往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海上客運航線。

 還有一質詢題目是港珠澳大橋的使用及泊車問題。交通事務局代局長羅誠智回應時稱,一直有與香港保持跨境交通的政策研究溝通,並已向香港提出三點爭取,分別是爭取將來澳門同時持有內地駕駛牌照的私家車,可有配額經港珠澳大橋到香港市內,及可直達珠三角東部;爭取增加澳門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的跨境私家車配額;以及爭取香港和澳門一樣,跨境私家車能使用電子車牌。

 羅誠智稱,得到香港方面消息,香港的機管局研究在香港口岸上蓋發展中預留位置讓澳門私家車停泊,但具體的硬件和落實時間則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