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鏡人語)大賽車的終極目標 李倩恩

第七十二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已落下帷幕,此場為期四天的賽事,可謂好戲連台,驚險刺激。加上正在澳門舉行的第十五屆全運會部分賽事,為澳門營造了濃厚的運動氛圍。據有關機構統計,大賽車期間,吸引了十一萬多遊客,較去年增長近百分之十五。

從一九五四年開始的大賽車,已舉辦半個多世紀了。在當年汽車遠沒普及,在中國內地還屬希罕之物,無數農村尤其是山村民眾,不要說駕駛、乘坐、載物,甚至還見所未見,澳門就有了相關賽事,平心而論,當年的決策者,還是蠻有遠見卓識的。當年辦此賽事的初衷,應該也與今時今日一樣,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從總體上看,舉辦大賽車,和舉辦其他體育賽事,或者文藝類匯演,或者可以武斷一點講,凡此類盛事,都是為提高城市的檔次、品味、分量及知名度,而終極目標,則是為吸引遊客,增加消費,促進地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七十多年前,澳門經濟除了博彩等特殊行業外,漁業也較發達。據早年《澳門地理》(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出版,何大章繆鴻基合著)一書介紹,澳門有鮮魚欄、塘魚欄、鹹魚欄共六七十家,靠捕魚為生的人口,佔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澳門也與當時的陽江、汕頭、廣海(臺山的漁港)等漁港齊名。可見澳門當年的經濟還不單一。以博彩為主的旅遊業,還只是其中的一個主業。但當時就已經開始為旅遊業招攬客源了,可以說眼光超前。

眼下的澳門,真正一業獨大。以博彩為龍頭的旅遊業,佔據澳門經濟的半壁江山,在財稅上,更是貢獻七成以上的業績。對澳門來說,遊客就是財源。故舉凡大小活動,皆應以此為章程,那就是招攬、吸引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