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把觀眾感受放在首位的短劇 喬捷
哪怕短劇情節全是套路,只要故事中有個(我們身邊可能也真實存在的)足夠惡毒的反派賤人,只要主角自己或身邊有(我們心裏在期望着在危難時出現的)無所不能的善良「霸總」,那麼不管過程如何狗血虐心,大家就是願意一直追看下去。
我作為男孩子看《老千》《極速飛馳》也感到特別過癮。當然會發現故事線非常相似,不管是得高人點撥成了千術高手,還是身經百戰登頂的車壇名將,總有個理由讓他們甘願當起小人物,必定經歷被身邊人看不起、欺負的過程,又必定會遇上難纏的賤人,還必須要有個美麗女子等着他們去救,讓他們盡顯本事。結局也必須是主角化解一切問題,心結解了、美人也收歸己有。
至於無所不能的霸總作為功能角色,在古裝劇就必須是王候將相,在今天則可能是名門之後或集團繼承人。這先隱後揚的戲碼,也看過不只一劇用失憶、身分誤換或穿越等橋段來成全。看多了自然會麻木或感到無趣,但偶爾看一下,就像定期想喝喝可樂、想吃頓炸雞或麥當勞那樣,還真是頗為解壓。
當社會每天都在跟我們講意義和道理,連寫個小說都要考慮有沒有深度、夠不夠大氣。當原想着愉快閱讀,結果都被人提醒要往有深度的地方去讀、要走艱難的路登高望遠成進步……我們都知道、我們都在做,問題是有沒有一個空間會首先把我們的需要和感受放在首位,讓寫的人和看的人,都首先從作品中獲得快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