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假孕騙局  方婷

世事無奇不有,蘇格蘭二十二歲女子Kira Cousins自導自演的九個月假孕騙局,近期引發熱議。她靠着模擬孕肚偽裝懷孕,在社交平台高調分享「產檢進度」、舉辦性別揭曉派對,甚至用重生娃娃冒充新生兒,騙取親友價值約九千八百港元的嬰兒車、衣物等禮物,連孩子的父親都被蒙在鼓裏。直到祖母發現「孫女」竟是洋娃娃,這場精心策劃的鬧劇才徹底穿幫。

Kira事後坦承,謊言一旦開始便無法收場,最初的虛榮與渴望關注,最終釀成難以挽回的信任危機。她的行為雖令人不齒,但其本質仍停留在詐騙與情感欺騙的層面。然而,對比香港過往發生的類似案件,Kira的騙局竟顯得「九牛一毛」──香港曾有不法分子同樣以假懷孕為幌子,卻有更邪惡的企圖:他們欺騙真實孕婦,趁其不備殘忍將其殺害,強行取出腹中嬰兒據為己有。

兩起案件雖均以「假懷孕」為切入點,性質卻有着天壤之別。Kira的騙局源於內心的空虛與虛榮,渴望通過「懷孕」獲得親友的關注與饋贈,雖傷害了信任、騙取了財物,但未造成人身傷害;而香港的案件則突破了人性底線,將貪婪與殘忍推向極致,不僅剝奪了孕婦的生命,更對嬰兒的安全造成致命威脅,是嚴重的暴力犯罪。兩者的共性在於,都利用了「懷孕」這一承載親情與善意的代名詞,透支了他人的信任。

這類案件的發生,反映出部分人對情感關注的畸形渴求,以及極端情況下的人性扭曲。Kira的親友出於善意送上祝福與禮物,卻遭遇無情欺騙,這種情感創傷難以癒合;而香港案件中,孕婦的無辜慘死更讓社會震驚,暴露了對弱勢群體安全保障的漏洞。無論是虛榮驅動的詐騙,還是貪婪引發的暴力,本質上都是對他人信任與生命權的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