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家居附近的寺廟花園內,有機構舉辦了素食嘉年華活動,只是路過的我,順道入去看看,卻讓我發現了有一攤位在用無患子的核製作手串,而且還有無患子手工皂和皂液,而且對方還表示,是用種植在寺廟內的無患子樹長出來的果實製作,這也使我對無患子這種植物產生了想要了解的興趣。
按網上資料所示,無患子(學名:Sapindus mukorossi)又稱肥皂果、木患子、油患子,屬落葉喬木,在中國長江以南、日本、印度、東南亞、美國南部、墨西哥、夏威夷、澳大利亞等地也有分布。其中以亞洲地區,與宗教文化深度融合。由於它的果肉中含有皂苷,遇水可產生泡沫,去污力強及刺激性低,在古代,人們會將無患子果實摘下來後,搓出泡沬拿來洗衣服。現代研究發現,它除含有皂苷,也有黃酮類、鞣質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活性,故也有人會將其製作為洗髮水和手工皂。除了清潔之外,它的果實、根、葉均可入藥,《本草綱目》《本草拾遺》等也提及,性味:果實味甘、苦,性平,有小毒;根、葉味苦,性涼。傳統上可輔助緩解咽喉腫痛、咳嗽痰多、濕熱腹瀉、皮膚瘙癢等症狀,需由專業的醫師辨證論治,避免風險。
關於無患子與宗教之緣份,它是佛教中的「念珠材料」之一,是修行的重要法器,據經書記載,佛陀的弟子跋陀羅因「憂惱繁多、心神不寧」,便向佛陀請教「滅煩惱、消業障」的方法。佛陀教導他:「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志心稱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名,乃過一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當修行者數著108棵無患子持咒時,可幫助專注心念、斷除雜念,最終達到「清淨心」的狀態。此外,因「無患」也寓意「免除憂患」,「無患」之名,源自上古神巫驅鬼的傳說,西晉崔豹《古今注》記載:「昔有神巫,名曰寶眊,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無患木)為棒殺之。世人相傳以此木為眾鬼所畏,競取為器用,以卻厭邪鬼,故號曰無患也。」加上無患子的「純陽之氣」與天然清潔特性,所以道家文化中,被視為具有震懾邪祟、淨化氣場的力量。
西方魔法裡,基於其來自其東方傳說中的「鬼見愁」和「無患」(無憂無患)之名,可將無患子製作為手鍊、項鍊或掛在門窗上,被認為可以驅趕負能量、邪靈和惡意。將無患子放入袋中,作為隨身攜帶作為保護,也可在家的四周埋下幾顆種子,建立保護結界。用其木材製作成魔杖、小刀或符文,將能增強驅邪的力量。將無患子果實與鼠尾草、艾草等一起煮水,噴在個人氣場、空間、祭壇和魔法工具上,可驅散負能量。可以用無患子水來清洗水晶。無患子還可用作許願,只要手拿一顆種子,注入意圖,然後隨身攜帶,或放在祭壇上的許願碗中便可。
基於以上種種,我慶幸能與無患子結緣,把手工怎和手串帶回家。聽攤主表示,下一次再要製作,便得待明年活動舉辦之時,樹上有結出無患子果實才可以了。◇
圖片拍攝:Cheri
https://sweetmoonblog.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iracleLife.Cheri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onspiritual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eri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