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困在屋內,隨手翻起舊日文稿,一篇《曬秋》入目,讀罷竟生出幾分悵然。記憶裏的秋,是曬透了陽光的暖;而今的秋,卻被連綿秋雨淋着,淅淅瀝瀝,彷彿沒有盡頭。
開春時曾聽人說,今年乾旱要持續到八月。彼時眾人只當笑話,誰料直至八月末,也沒正式落過幾場透墒雨。地裏的玉米乾枯了禾苗,田裏的水稻無法抽穗,河道的石子裸露在外。沒想到,那則長期天氣預報,竟成了精準的預言。誰曾想九月剛至,雨就來了——起初是斷斷續續,沒幾日便織成密不透風的簾,成了纏人的連陰雨。
雨初落時,人們還揣着「久旱逢甘雨」的歡喜,可日子一久,這沒完沒了的華西秋雨,漸漸讓人厭了。而老天爺哪管這些?許是覺得上半年欠了人間雨水,如今非要一股腦補回來才肯甘休。雨就這麼一直下着,往日乾涸的山溝漲起了山洪,纖細的小河變得豐腴,連大江大河都滿得要溢出來似的。
前些天有事,不得不冒雨出門,心裏早捏了把汗。果不期然,雨一路潑灑,雨刮器開到最快,眼前仍是一片迷蒙。路邊山溝裏的洪水漫上公路,車子碾過去時,濺起的水花比車身還高。一側垂直的山崖上,雨水從岩頭往下傾瀉,竟織成了壯觀的瀑布,直砸在路面上——倒有幾分詩仙筆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可此刻誰有心思欣賞?過往車輛都開着車燈,小心翼翼地挪過這片險區。另一側的漢江庫區,往日如玉的碧綠早被一片渾黃所取代,旁人打趣說,此時的漢江像極了黃河。好在水稻、玉米都是早熟品種,多數糧食已收穫,算是逃過這場「劫難」,讓人稍稍多了幾分欣慰。
城裏的日子也被雨搞得沒了滋味。除了給生產生活添堵,連小城的景致都失了色。滿城桂樹剛綻出花蕊,香氣還沒來得及在空氣裏散開,就被秋雨兜頭澆下。那細弱的花瓣哪經得住這般折騰?一夜之間,滿樹金黃落了滿地,連帶着沁人的桂香也散得乾乾淨淨,讓人歎息不已。
為了迎國慶、中秋雙節,小城和別處一樣,早早就精心裝扮過,各種各樣的花也趕着時節如期開放。可經這秋雨一纏,花兒沒了往日的精神,連帶着賞景的人也少了。往年一到節假日,小城總是擠滿了八方遊客,車挨車、人擠人,古城裏的遊客更是摩肩接踵。可今年的雨從九月纏到中秋節,天天不缺席,小城竟添了幾分冷清。盼着旺季的商家滿是失落,就連過去一座難求的美食店,也得讓員工站在門口招攬顧客。
這連綿的秋雨,惱人的秋淋,影響着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拖慢了地方經濟發展的腳步。從前總說「人定勝天」,如今才知,在無情的自然面前,這話終究有些大。可即便如此,人們走出雨季的勇氣、戰勝困難的信心卻半分都不會少。雨,總會停的,就像陽光,總在風雨過後,才會更加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