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稻鄉珍禽匯聚 首批遷徙候鳥飛抵吉林鎮賚

 【中新社吉林鎮賚十月五日電】(記者 郭佳)進入十月份後,吉林省鎮賚縣迎來今秋首個候鳥遷徙高峰。記者獲悉,當地已啟動專項保護行動,確保過境鳥類安全。

 鎮賚縣是吉林省最大水稻產區,擁有近一百五十六萬畝水稻田。金秋時節,稻穗低垂、稻香瀰漫,成群的白鶴、灰鶴和雁鴨飛抵此地,在濕地淺灘或落或起,時而低頭啄食,時而展翅盤旋,與金黃稻浪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秋日畫卷。

 五日清晨,在該縣的二龍濤河流域,記者與保護人員觀測到四百多隻白鶴、三千餘隻灰鶴及上萬隻雁鴨。東方白鸛、白枕鶴、小天鵝等珍稀鳥類也相繼現身,在水面與稻田間穿梭。

 「我們都不去打擾它們。」鎮賚縣建平鄉麗華家庭農場負責人毛印華指著遠處的稻田說,農民們對這些「遠方來客」更多的是守護,他們認為眼前的景象正是好生態的有力證明。

 為保障候鳥順利遷徙,當地政府、保護區及志願者聯合實施「網格化看護」機制,將濕地區域劃分為多個責任區,安排專人定期巡查,監測候鳥狀況並排除環境風險。

 鎮賚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每年吸引數十萬隻候鳥停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常委潘晟昱表示,今年的遷徙高峰反映出當地濕地生態持續改善,也充份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