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南群嶺深處,苗繡針尖跳動的千年密碼、侗族大歌清泉般的和鳴、蠟染靛藍浸透的古老智慧,這些曾因群山阻隔而囿於深閨的非遺瑰寶,如今正被一群中國年輕人推向世界舞台。
以國際視野搭建文化橋樑,年輕的傳承者們正在讓深山非遺「破繭成蝶」,打破時空界限,成為全球矚目的文化新潮流。
苗繡蠟染成世界潮流「寵兒」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的貴州展區內,身著苗繡、銀飾的貴州「村T」表演者們唱著流傳千年的侗族大歌進行非遺走秀展演,讓世界觀眾驚嘆於一針一線中流淌的東方美學。這場跨越山海的對話,源於貴州凱里苗族設計師楊春林的多年耕耘。
「日本在傳統文化保護與創新方面的經驗為貴州非遺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而貴州非遺的深厚底蘊也為國際設計領域注入綿延千年的東方美學基因。」談及首次到日本參展的感受,貴州「村T」策劃人楊春林表示,「這種雙向賦能正推動非遺從『博物館式保護』走向『活態傳承』,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其中。」
36歲的楊春林苗族名字叫「古阿新」,童年記憶里的家鄉吊腳樓、繡花的外婆和織布的母親,是他走上服裝設計道路的指路明燈,「外婆的嫁衣上繡著蝴蝶媽媽和自然萬物,苗族沒有文字,這些精美的圖案就是我們的民族史詩。」
「一直以來,我都是帶著家鄉的苗繡作品和繡娘們走出國門,我也想邀請外國友人來到我的家鄉看秀,把我們豐富濃郁的民族風情展示給世界觀眾。」楊春林說幹就幹,回到家鄉貴州凱里市和當地文體廣電旅遊局攜手,運用自己多年的走秀策劃經驗,打造一場源於苗嶺山鄉卻面向全球的民族時裝大秀。
「我們把這場時裝大秀命名為貴州『村T』,以期獻給家鄉和百姓,『村T』(Village T)中的『T』既代表『傳統』(Tradition),也代表『潮流』(Trend)。」楊春林說。這場名為《破繭》的「村T」首秀,在開始的第一週,線上傳播量就突破了600萬次,到第五週線上播放量達4000萬次。
據統計,「村T」迄今已成功舉辦了500餘場主題走秀,全網話題播放量突破120億,吸引遊客5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5億元。
「村T」帶來的海量關注,讓更多人看到了這場神秘而絢麗的民族時裝秀,也讓楊春林有機會帶著團隊走進眾多國際時裝週,甚至登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舞台。
非遺「村字號」足球賽事點燃全球體育熱情
7月26日,因洪水而被迫按下暫停鍵的榕江縣「村超」,經災後重建後將重燃賽事。
「村超」足球賽發端於2023年夏天,迅速火爆全網,成為風靡全球的體育熱議話題,全網相關話題閱讀量超千億次。歐洲金球獎獲得者歐文隔空點讚,世界足球先生卡卡、意大利球星卡納瓦羅來到現場交流,香港明星足球隊主動參賽。卡卡說:「在巴西,我們從小與足球相伴長大,在沙灘、在家鄉,與朋友一起踢球,足球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這跟榕江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場源自貴州深山的草根足球賽事的發起人之一、「村超」新媒體傳播負責人,便是「90後」王永傑。
回顧「村超」打造之路,王永傑感慨實非一蹴而就。貴州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在每場比賽的中場休息時間,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苗族蘆笙舞、反排木鼓舞等輪番上演,獲勝隊伍的獎品是本地非遺產品。
「『村超』融合創新最重要的核心是文化,僅傳播足球賽事、單純的鄉村賽事不可能掀起流量的巨浪。」34歲的王永傑說。「村超」不僅是草根足球賽事,更是民間「非遺博覽會」,這是「村超」成為貴州的一張世界「名片」的原因所在。
千年吟唱「觸電」國漫頂流
今年風靡全球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是全球單一市場票房冠軍、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在影片開始的寶蓮盛開片段,一段空靈的侗族大歌吟唱響徹影院,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動漫中聖潔瑰麗的世界。這段配樂的演繹者,是「95後」侗族姑娘楊想妮和她的侗族大歌樂團「舞樂蟬歌」成員。
與《哪吒2》的跨界聯動,源於楊想妮一直以來對侗族大歌的熱愛與堅守。她在網絡平台發佈的侗族大歌樂團合唱視頻,被電影的音樂製作人楊芮看到,樂團也因此受邀為電影配製數段動漫主角重要出場配樂。
28歲的楊想妮出生於貴州省榕江縣三寶侗寨,自幼學唱侗族大歌。這種無指揮、無伴奏的多聲部合唱,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被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但隨著時間流逝,侗族大歌面臨傳承危機。
楊想妮決心用自己的創新嘗試延續侗族大歌「口傳心授」的非遺基因:回到家鄉創建非遺研學基地,開設侗族大歌週末公益課堂,與遊戲廠商米哈遊合作遊戲配樂《蟬喓歌》,數字化手段留存老歌師原生態侗歌影像資料。
談及為電影配樂的初衷,楊想妮說:「用現代流行音樂全新演繹古老的侗族大歌,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是想讓中國非遺基因在現代語境中進行重新『編碼』,讓深山裡的鼓點和歌聲,通過電影的國際傳播找到全球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