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 內地完善監測預警報告制度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二日電】(記者李曉喻 謝雁冰)中國立法機關十二日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該法明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提高監測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十二日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負責人當天在答記者問時介紹說,該法共六十五條,分為八章,主要內容包括:明確應對管理體制,壓實「四方責任」;堅持常備不懈,做好應急準備;完善監測預警報告制度,及時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完善應急處置制度,統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與經濟社會發展;強化保障措施,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水平;做好法律銜接,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在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報告制度方面,該法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多點觸發、反應快速、權威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體系。此外,該法還明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建立監測哨點網絡,多途徑、多渠道開展監測,建立智慧化多點觸發機制和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提高監測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在完善應急處置制度方面,該法亦作出多項規定,包括明確政府啟動、解除應急響應的程序和可以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保障及時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明確採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措施,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範圍等相適應,並進一步完善比例原則等。

 該負責人表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制機制,完善監測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置制度,強化保障措施,對於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