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跳碰)超越  邱文

九月份,儘管暑假剛結束,又是一個新學年開始,給人的感覺,是天氣酷熱得能「蒸熟」在街上遊人似的,那份過去汗流浹背的描述,似乎早跟時代脫鈎,每在路上走一段小距離,便出現後腦瓜如水浸般濕漉漉一片,那種似剛從水中上來的感覺,着實難以形容。

在如斯氣候中生活,難以像青少年時代般逞強,在烈日下毫無防避,曬得皮膚灼熱、紅腫、脫皮,還阿Q般有一股「英雄感」自得其樂。畢竟,時代不同,防曬、護膚,也再非女士獨有,加上撐起雨傘遮陽,又或走在遮蔭地方自保,這個暑假下來,還是能保得住免於烈日侵襲,在戶外能「茍延殘喘」。

當然,最直接辦法,必然是日間艷高照下,能不出戶外便老是躲在室內,又或選擇在具備空調涼意的室內場所幹活、消磨時間,等待太陽下山,才頂着高溫辦戶外活兒。

想想,能夠有選擇,能夠具備條件過想過的生活,且能在應對大自然環境上有舒適的生存生活環境,除了科學技術為人們作出貢獻,更大的有利因素,是國家發展進步且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社會目標,才能在電力充盈中,將老百姓帶上電氣化生活環境。不缺電,看似簡單,惟是,這才是近二、三十年來的「必然」,對比酷暑寒冬,昔日今天的落差,也只有過來人才清楚,箇中幸福感滿滿的根源。

當社會在高科技、高供應形態提供人們生活作息的多元選擇,看看目下酷暑環境中能具備公共、私人空間調節好溫度讓人們享受涼快,有「避暑」的廣闊空間,原來,是這裏「風景獨好」。

前不久歐洲酷暑的資訊景象,還在大家腦海環繞,到了我們的國度,便完全是兩個世界「平衡」存在,那份對比、落差,才教我們看清現實,原來,寒暑氣候,在國家整體發展中,已然有一份「超越」機制,供人們選擇、享受,無聲地滋潤大家,愜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