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苦不苦?夠不夠?  喬捷

最近,有個展覽開幕,我沒有參加後期的工作,一半原因是我經常不在澳門,不是出差就是旅行,怕跟得不好,另一半的原因是以前自己做的工作,想大家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才能做好。我們團隊的人都知道,我不在的情況下,搞活動的過程就不會像之前那麼流暢。因此,開始陸續有團員退出計劃,然後讓新的掌控人自己組班,只留下了被迫着不能離開的核心成員,不得不一直看着事情的進展……

三個月過去了,一切正如我們所料。一切的活動,無論細節做得好或不好,肯定是可以完成的。所以,門面的事情總不會太差,但細節當然行內人看在心裏。籌劃和組織的過程,也絕對要比本身應有的程度困難。為甚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前期的規劃做得不好,對於時間的掌控過於輕率……

像我們搞活動,基本上都是在心裏想好了每時每刻會發生甚麼,只要決定了舉行的日期、發布的日期,就會一直把時間以這一刻為起點,一點一點的把需要的內容設定在指定的日子裏,作為死線,不斷推動每一個細節提早實現。像展覽這些東西,其實內容要在三個月前就決定好,定好,好到每一張相、每一個標題、每一個字,牆身每一個顏色、整個場面都架構起來,才勉強夠時間把活動做好。

三個月,其實只是勉強夠。因為安排好製作以後,你還要準備在特定的時點發布新聞,完全按照我們想要的效果,把訊息傳達出去。我們要約人做訪問,上電視、去電台,把搞活動和儀式,為的是強化一個活動的影響力。這些都要事前準備圖、字、口徑,參與者還要抽時間出席⋯⋯三個月夠嗎?勉強夠。兩個月夠嗎?也夠。一個月夠嗎?當然也夠。不斷用減法,不斷降低期望值,無視人們對醜的厭惡感和真實認知,當然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