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九月八日電】(記者姜煜)「新交所作為新加坡金融中心的重要組成部份,積極發揮獨特優勢,力求成為中資企業全球化的門戶。自一九九七年迎來第一家中資企業上市以來,已有一百多家中資企業通過新交所走向國際市場。」新加坡交易所集團(新交所)執行副總裁及股權部主管黃耀龍近日在上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隨著我們市場定位日趨明確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可持續吸引國際投資者。」黃耀龍說,作為亞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憑藉健全的法制、開放的資本市場以及多元化的投資者生態,已成為連接中國與全球商貿活動的重要橋樑。
黃耀龍稱,作為亞洲主要財富管理中心之一,新加坡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六萬億新加坡元,擁有二千多個單一家族辦公室,以及一千二百多隻投資於新交所上市公司的全球基金。對於只有六百多家上市公司的新交所而言,這些數字相當可觀,也完全可以支持更多中資企業上市籌資。
目前,除了首次公開募股外,也有不少中資企業通過在新交所進行二次上市來吸引國際投資者、分散市場風險。據黃耀龍介紹,新交所在支持企業二次上市方面纍積了豐富的經驗,「我們的二次上市框架允許企業沿用第一上市地的規則,方便企業將二次上市納入國際化戰略。我們不斷完善二次上市框架,切實支持企業的全球業務,尤其是支持他們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我們也積極配合中資企業多地上市的業務發展戰略,將二次上市框架的適用範圍擴大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
新加坡政府高度認同新交所在金融市場中的重要角色,並強調高流動性的股票市場是新加坡金融生態系統的核心支柱之一。據了解,為提升股票市場對企業的吸引力,協助企業在新加坡市場持續籌資,今年年初,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牽頭推出了首批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新舉措,其中包括推出五十億新加坡元的證券市場發展計劃(EQDP),向遴選出的資產管理公司提供種子資金,用於推動二級市場的交易。
「EQDP為新中經濟融合注入了新動能,隨著中國資管機構與新加坡合作的不斷深化,我們正邁向雙向開放、互利共贏的新階段。中國資本可通過新交所等平台,將有意參與中國市場的國際資本『引進來』,同時提升其區域資本的配置效率。隨著區域合作日益加深,我們相信投資者將越來越以整體視角看待新加坡、中國與亞洲其他市場之間的協同發展機遇。」黃耀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