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社保學會調查顯示長者需求以醫療居首並就報告作建議 僅一成八人願嘗試跨區養老
【專訪】澳門社會保障學會發佈《二0二五年澳門長者服務需求與跨境養老調查》報告,並提出多項建議。
調查於第二季度展開,對象為四十五歲及以上居民。研究團隊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成功回收有效問卷一千零八十一份。結果顯示,六成多受訪者對自身經濟狀況評價為「一般」或「比較不好」,主要收入來源依賴工資和政府津貼。
服務需求方面,醫療居首,其次是居家照護和社交活動。養老方式偏好方面,選項居家養老有逾八成二,社區養老約一成二,機構養老僅過半成。又儘管政府推動大灣區養老合作,但只有約一成八受訪者表示願意嘗試跨境養老。主要顧慮因素涉醫療銜接、情感與社會網絡割裂及資訊不對稱等。
會長陳建新指出,當前養老體系正面臨經濟、居住、服務及跨境養老四大挑戰。建議強化經濟保障,如推動年金等金融創新;優化長者居住環境,具體可實施分級租金制度的長者公寓政策,並加大舊樓適老化改造補貼;加強社區健康服務,推廣遠端醫療等創新模式,提升養老相關支援服務的覆蓋率;培育銀髮產業,例如提供政策優惠、設立專項發展基金;並加強與大灣區的跨境協作。透過多維度的改革與公私協作,才能為澳門長者構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