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中山戰地行」 緬懷革命先烈深化愛國情懷

 【特訊】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於昨(六)日組織「中山戰地行」主題活動。由會長李沛霖率領三十一人代表團,重訪中山抗日根據地,緬懷革命先烈,深化愛國情懷。中山市沙溪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張煒、中山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郭昉凌隨團指導,南方日報、中山日報同步隨團採訪,記錄紅色足跡傳承之旅。

 代表團首站抵達中山革命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的獻花儀式裡,全體成員肅立默哀,追思為國捐軀的英烈。隨後走進申明亭革命史跡展,珍貴史料與場景還原,生動再現當年抗戰艱辛歷程。下午轉赴五桂山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古氏宗祠),作為一九四四年珠江縱隊成立大會原址,這裡見證華南敵後抗戰關鍵歷史節點,舊址陳跡喚起濃厚歷史厚重感。最後探訪有「中山小延安」美譽的大布村,參觀中共中山第五區區委舊址等紅色遺址,追尋當年革命先輩奮鬥足跡。

 活動特別安排與抗戰老戰士、抗戰前輩後人共進午餐,老戰士親口講述烽火歲月,槍林彈雨與堅守信仰的故事,令年輕成員動容,也讓抗戰精神在交流中直抵人心。

 會長李沛霖強調:「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抵禦外侮的偉大鬥爭,勝利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戰爭,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奮戰的成果。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發揚抗戰時期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籌委會主席李業飛表示:「中山抗日根據地是粵港澳共同的歷史瑰寶。實地探訪珠江縱隊司令部等二十三處抗戰遺址,讓我們深刻體悟先輩『愛國為根、團結為魂』的精神內核,這份精神值得代代傳承。」

 常務副理事長高錦輝指出,活動以抗戰精神深化粵港澳文化紐帶,期望激勵新時代青年主動傳承紅色基因,讓愛國精神在青春力量中延續發光。

 此次戰地行融合歷史教育與文化體驗,涵蓋五大抗戰遺址、兩場革命主題展覽,讓參與者在實地走訪中銘記歷史、感悟精神。協會未來將持續挖掘大灣區紅色資源,推動愛國精神薪火相傳,以紅色文化賦能青年成長,助力港澳與內地精神共融、同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