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亂,港元匯價波動強烈,連去外地旅遊,都受匯率影響心情。有危亦有機,有些人會痛苦,有些人從中獲利,信息不對稱成為很多人的生財工具。這種不對稱不僅存在於金融市場,更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縫隙中,構築起一座無形的迷宮,讓知情者如魚得水,讓無知者舉步維艱。
一大清早就走進茶餐廳,事頭婆正用熟練的手法將凍奶茶的冰塊比例調整至「行內標準」。這杯看似普通的飲品,其實暗藏着他的成功配方秘密,多放兩粒冰塊,久而久之可省下可觀的成本。坐在旁邊的地產代理大大聲向客戶推薦「跌無可跌,窮人恩物」的唐樓,卻絕口不提衛星場結業後對於消費信心的影響。這些日常場景中的信息落差,恰如金融市場上的匯率波動,知情者總能搶佔先機。
超級市場的貨架上也玩着一樣的價格遊戲,同樣一瓶橄欖油,擺放在視線平行處與角落底層的價差可達三成。我們推着購物車在迷宮中穿梭,不知不覺便落入商家精心設計的信息陷阱。那些懂得比對電子價籤與紙質標價的顧客,總能在埋單結賬時發現令人咋舌的「系統錯誤」,而多數人則渾然不覺地支付了「信息稅」。
茶餐廳、買樓多數是中年男士的陷阱,超級市場又是媽媽們的陣地,最後當然少不得小朋友的教育。補習社的「臨床經驗」與學校考試方向之間的微妙聯繫,構成了家長群組中熱烈交換的「情報」。那些掌握出題規律的學生家庭,與只依靠公開信息的家庭之間,逐漸形成一道難以跨越的成績鴻溝。於是每到放榜季節,這種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結果差異,便形成部分小朋友的壓力來源。
優秀的獵人總是以獵物的方式存在,在這場永不停歇的信息博弈中,我們既是獵人也是獵物。街市的老人家教導孫女辨認新鮮的魚鰓顏色,的士大哥分享如何迴避不斷維修的道路。這些資訊,幾乎成為活在智慧城市生存智慧。
信息不對稱自古有之,例子如恆河沙數,或許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在這信息迷宮中,真正的智慧不在於掌握所有秘密,而是能在處於某種無知狀態時,保留僅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