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奇珍——觀天津博物館文物展  圖文/南青弋

 天津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區域內,於2008年開工建設,2012年落成並對外開放。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

 因時間關係,只匆忙參觀了《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耀世奇珍」具有「精」與「新」兩大特點,精選天津博物館甲骨、青銅器、玉器、書畫、陶瓷器、竹木牙角器、硯臺、墨、璽印等各類文物精品百餘件。展品幾乎全部為一二級品。

 其中,館藏「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是國寶級文物。小撇口,長頸,腹部下端篇,圈足。瓶胎質細膩潔白,釉面瑩潤如玉,上用藍料彩繪桌面上的蕉葉紋,腹部琺瑯彩繪芍藥雉雞圖:兩隻雌雄雉雞棲身於山石上,各自相臥,作親暱稱,周圍襯以芍藥花及秋季花草。此瓶集詩、書、畫、印於一體,有如展開的畫卷,稱之國寶名副其實。

 另一件「明青花枇杷綬帶鳥圖盤」是明永樂(1403—1424年)、宣德(1426—1435年)時期製作,構圖別有深意。綬帶鳥自古即被作為仁愛寬厚的象徵,畫在瓷盤上,絕非信手拈來,而是傳達統治者「仁布天下」的思想。「綬帶」原指用來繫帷幕和官印,後來用於繫勳章。古代常用不同顏色的絲帶,標識官吏的身份和等級。所以,綬帶鳥即成為官吏身份和品級的標誌,也就成為富貴的象徵。同類紋樣的永樂青花盤傳世少見,堪稱珍品。目前資料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一件,天津博物館收藏一件。

 還有「明隆慶款青花人物圖長方盒,以及「明成化琺華花鳥圖罐」,也是非常精美的典藏品,值得細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