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處世觀  星雲大師

 揚湯不能止沸,以恨更不能消恨,面對不如意的人事,我們唯有以無緣同體的慈悲心、自他不二的平等心來包容對方,才能化解干戈,消弭怨懟,贏得更多的敬愛,獲得美滿的人生,也才能在現世生活建設一片淨土。

 ——《當代人心思潮‧尊重與包容》

 我們見到一個身體殘缺的人,若有我優你劣的心態,怎能達到平等的尊重?必須要想殘障的是我,立場互易以後,自然心境就會不同。將社會上的醜陋缺失,看成與自己有關,自然不會排斥,自然會以慈悲胸懷,以平等觀念去對待。所以唯有人我互易、異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和平共存。

 ——《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

 一個懂得說話的人,不會把語言當作攻擊別人的武器,而能常說柔和、光明、和諧、正知正見的語言,給人希望和信心;一個會做事的人,不會以官僚之姿,處處阻礙他人,磨難他人,而能給人方便和歡喜,將利益回饋大眾,將榮譽與大眾分享。

 ——〈如是說〉

 有人問:如何才能有前途?答案就是「對人好」。所謂對人好,就是要幫助別人讚美別人、包容別人。能夠真心誠意地待人,廣結善緣,自然就會有前途。

 ——〈如是說〉

 有些人很發心,但因緣不夠,所以難以成事。猶如播種,種子雖播在田裏,也要風調雨順,才能豐收。如果相關的因緣,不能具足,有因沒有緣,如何得果?因此,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廣結善緣。

 ——〈如是說〉

凡事不要先存着自己沒有能力的心理,要抱持「做一分是一分,行一步是一步」的毅力,努力實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日久自然能有所成。

 ——〈如是說〉(十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