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風情)新疆和田:非遺新韻漫故城 賀小童

 8月的新疆和田,風裹挾著沙吹向約特干故城。「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援疆主題展示活動近日在此舉辦,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其他25個省(區、市)的435項非遺代表性項目、383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展。城牆下,非遺技藝與現代創意碰撞交融,為這座沙漠故城注入鮮活的文化脈動。

 推開主展館的大門,一場「以武會友」的即興較量正拉開序幕。序廳52件非遺作品前,一黑一白兩道身影正輾轉騰挪——身著白色太極褂的女武者雲手輕推,如流雲舒捲;身著黑色對襟練功服的男武者日字衝拳,似驚濤拍岸。

 「是太極拳和咏春!」圍觀人群中響起低呼。序廳前,舉著手機的年輕弟子們屏息凝神,用短視頻記錄著這場「臨時起意」的精彩對決。

 「沒想到能在遙遠的約特干故城遇到董老師,立刻『網友奔現』。」身著白衣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武氏太極拳傳承人李云云興奮地說,「太極拳與咏春雖流派不同,但『精氣神』相通,都是中華武術的瑰寶。」

 「非常高興能將武術精魂和咏春魅力傳遞給更多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佛山咏春拳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董崇華說,活動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搭建了廣闊平台。

 「以武會友」「以舞會友」隨時上演,來自全國各地的傳承人們廣泛交流。「20年,30噸,10000匹土布。」上海展廳裡,首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青年人才周雨昕用幾個數字訴說崇明土布的故事。留學歸來的她投身非遺傳承,嘗試用現代設計理念展現土布中蘊含的濃濃鄉情。

 「我們從艾德萊斯頗具流動感的花紋和獨特的染色方式中獲得了不少靈感。」周雨昕說,去年春節,由「布布瀛」土布工坊出品的崇明土布地圖、土布平安鹿、土布旗袍書籤等工藝品亮相法國。「未來希望能有更多合作機會,用布藝作品詮釋『海派精緻』與『西部絢爛』的碰撞。」

 從約特干故城南緣向西行,便被五彩斑斕的「流動彩虹」艾德萊斯店面吸引。身著艾德萊斯旗袍的講解員正講述著和田洛浦縣艾德萊斯產業的創業故事

 「旗袍、馬面裙、古風扇子……未來希望將富有民族特色的艾德萊斯花紋融入更多文創產品,讓更多人看到。」洛浦縣文旅局局長排日迪古麗·阿卜杜力提普說。

 「簡直目不暇接!」身著馬面裙的和田市第一小學學生衛怡菡在非遺市集上收穫了不少「非遺好物」,「希望以後能穿上艾德萊斯花紋的馬面裙。」

 「要讓非遺『潮』起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佛山木版年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鍾萍的作品也引人注目。這位「80後」致力於將佛山木版年畫以青春的語言重新演繹,在「解憂年畫鋪」展位推出「逢考必過」「脫單神器」等符合年輕人需求的木版年畫作品。

 位於和田地區墨玉縣墨玉老城的分會場上,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桑皮紙製作技藝的展位頗受歡迎,用桑皮紙製作的扇子、鞋墊等生活用品不僅美觀,且結實耐用。

 桑皮紙製作技藝傳承人布再娜普·依斯馬依力的家在離墨玉老城不遠的布達村桑皮紙產業園裡,她和家人已與這種古老手藝相伴數十年。「近年來,顧客越來越多,線上線下都有訂單。」布再娜普說,很高興最近接到了千張紙的大訂單。

 跟隨機器人巡館,看它與武術高手握手致意;在科技展廳選擇風格定制「AI拍照」,一鍵獲得穿上各類非遺服飾的樣子;在數字屏前用巨大「火柴」點燃敦煌藻井紋樣的絢爛煙花……活動現場,AI技術等賦能非遺,為遊客帶來奇妙的非遺互動新體驗。

 在「精絕織夢」沉浸式織機互動體驗現場,和田市民張冬麗持梭子輕觸織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圖案即刻浮現。「『瞬間永恆』,感謝數字技術讓我們能織出這精妙絕倫的圖案。」她讚嘆道。

 此外,活動還設置「雲上非遺」版塊,以「非遺好物 國潮煥新」為主題在電商平台開設「非遺消夏購物月」專區,活動期間新疆專場直播銷售額超1.5億元。

 暮色里,約特干故城華燈初上、人潮湧動,非遺講述的故事卻遠未結束。從傳統技藝的創造性轉化,到跨地域文化的互鑒共榮,再到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非遺正書寫著美美與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