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核數師會計師公會辦講座 暢談深合區與澳財稅配

 【特訊】中央政府於二0二一年九月五日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目標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

 這是中央政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的重大部署,為澳門解決產業單一、長期缺乏土地、缺乏人力資源等難題。

 「合作區總體方案」是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劃時代規劃,對發展項目、管理架構、進程監督都有所規定,中央政府要澳門切實發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外地,尤其是葡語國家商業貿易合作的領頭羊角色,輻射帶動珠江西岸地區加快發展。

 但「合作區總體方案」只有框架,沒有詳細內容,具體的規矩由廣東省、澳門、珠海政府協調出來。

 澳門核數師會計師公會鑑於橫琴的成功開局有助於澳門迎來脫胎換骨式的發展幅度,所以趁著政府在編製細則的時候,舉辦網上講座,集思廣益,尋找優化方案,支援會計師同業、工商業投資者和僱員就自身利益而高度關注,進而積極參與橫琴建設。

 嘉賓張少雲是熟悉內地稅制的會計師,她以現成的海南和前海自貿區為例,當地相對簡便的稅務優惠確實促進了城市發展,但橫琴與一國兩制的澳門合作,有更大的複雜性,例如針對納稅人身份的釐定,就要明確打工一族在橫琴置業、生活、工作的澳門人不屬於國內職業稅納稅人,即使到橫琴稅局交稅,亦係根據澳門稅制計算,屬澳人澳稅,不用先徵後退。

 已經在澳門登記合法經營的投資者,到橫琴開業時只需簡單登記,無需重新組織公司。至於盈利後的股息分配,可研究實施一如澳門現行的對同一稅源不重複課徵的習慣。

 澳門自回歸後,因為經濟好轉,失業率低,一般人,包括年輕人,沒有太多要出外創天下的動力,所以未來橫琴政策要從簡、更優的方向考量。

 嘉賓張海鴻是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行政總裁,熟悉橫琴財稅實務,他指出澳門老闆和員工的稅務承擔因為博彩收入豐富而長期享受極大的優惠。未來為吸引澳門人去橫琴投資,既要提出「遠景」,又要添加「近優」。中央政府已經照顧到實際需要,在方案第二十三條,有「中央財政對合作區給予補助,補助與合作區吸引澳門企業入駐和擴大就業、增加實體經濟產值、支持本方案確定的重點產業等掛鉤,補助數額不超過中央財政在合作區的分享稅收。」

 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分享稅收約為六比四,說明中央政府同意以更大額補貼來支援澳企走到橫琴發展,使深合區有足夠財源去推動優於澳門現況的所有措施。中央政府支持澳門的決心,顯而易見。

 講座由理事長張少東主持,出席者有梁金泉、勞艷珊、黎鴻才、梁煥秋、梁惠玲、梁偉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