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藍色防線:藍色頭盔下挺立的中國人   王珉

 9月18日,國內首部以海外維和為主題的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在院線上映,在此之前我作為影評專欄作者受邀提前欣賞。楊根思犧牲紀念日、連隊命名紀念日和楊樹朋、李磊烈士犧牲紀念日是「楊根思連」的三個重要紀念日。無論部隊走到哪裡,這三天都會舉行紀念儀式。片末,「楊根思連」全體維和中國戰士向今生最好的兄弟戰友敬禮,讓人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因為是公安子女,又跑政法新聞口,和廈門市公安局的兄弟們接觸甚多,其中有兩位兄弟也是維和的典型代表。蔡東慶兄弟曾在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被公安部選派赴東帝汶執行維和,兩次獲東帝汶員警總監親筆嘉獎,榮獲聯合國和平勳章,回國後還被記個人一等功。蔡慶彬兄弟也曾經是維和部隊的一員,他在2007年參加海地「國家城堡」駐守,榮獲一等功和聯合國「和平勳章」。他們告訴我戰爭的殘酷和他們的堅守,看完這部電影我更深有體會,在藍色頭盔下挺立著的中國軍人面孔,剛毅堅定,展現出中華民族對和平的熱愛與擔當。

 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因為動盪內戰導致激烈的武裝衝突引發大量人員傷亡,百分之四十的人口面臨生存危機,10萬人飽受饑荒,死亡高於38萬人以上。出於人道主義,許多國家及時伸出援手。中國也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組建8000人的維和部隊分批次奔赴南蘇丹戰場。

 這是一項光榮但同時充滿危險的任務,對維和部隊而言,南蘇丹是世界上最接近死亡的地方。真實的戰爭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儘管如此中國維和部隊,依然堅守在營地周圍,面臨著隨時可能會被流彈和槍火誤傷的風險。雖然他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但槍炮無眼,死神還是在戰火中降臨。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悲痛欲絕,錚錚鐵骨的漢子哭得泣不成聲。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要將這些噩耗帶給犧牲士兵的家屬。許多國家都撤離了南蘇丹,只有中國維和部隊堅守到了最後。片末的字幕顯示,2015年4月以來,中國已向南蘇丹派出六批維和步兵營,共超過3萬名維和士兵,執行了24項不同的維和任務,是迄今為止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貢獻最大的國家。英雄們雖然離開了,但維和行動依舊沒有結束,中國下一批維和部隊再次義無反顧進駐南蘇丹。五星紅旗和藍色頭盔,還將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繼續閃耀。《藍色防線》不能算是常規意義的戰爭片,卻比很多戰爭片震撼,相當於現實版的《戰狼》和《紅海行動》。

 《藍色防線》絕不是首次聚焦中國維和部隊的影視作品,但一定是最特別的那一部。源於撲面而來的真實感,除了真槍實彈的戰爭場面,還有令人熱淚盈眶的真情實感。世人都說,電影的本質是造夢機器,但像這種硬核的紀實電影,真實的紀錄影像比造夢來說,用最真實的鏡頭語言展現著最殘酷的戰場,更有直擊人心的力量。讓人動容的是那些懵懂孩童的身影,面對戰亂,他們面無表情,本該享受爛漫童年他們,卻正經歷著世上最殘酷無情的戰爭,因為真實所以感同身受。頭戴天藍色鋼盔的中國維和部隊,用生命在殘酷戰場矗立起一條堅不可摧的「藍色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