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之窗)新疆果農用抖音記錄種植生活 張曉龍 李志浩

 入夏前的蘋果園,兒子賴夢龍舉著手機,母親侯佳面對鏡頭,用略帶川音的普通話,在滿園果樹間如數家珍。

 這是新疆果農侯佳的抖音錄製現場,在其抖音賬號「侯果」中,她拍果園裡的樹、花、草,也把勞作的父親和丈夫攝入鏡頭之中。

 如今,用抖音帶貨的人越來越多。但對侯佳來說,抖音不僅僅是促銷工具,她要用抖音記錄一顆冰糖心蘋果的成長。

 侯佳在新疆南部的阿克蘇地區種植冰糖心蘋果已近二十年。得益於獨特的光熱水土條件,這種長在天山南麓綠洲上的蘋果,果核部位有晶瑩的「糖心」,甜度能達到十八度。

 侯佳是有名的種植能手。使用抖音前,侯佳在果園幹完活,就伏在家中桌上寫蘋果日記,總結種植經驗。

 抖音似乎是蘋果日記的延續。在抖音上,侯佳大方解密了日記本裡的「種植檔案」。

 爽朗的笑聲、樂觀的性格,使侯佳常給外人一種錯覺:這是個幸運又幸福的女人。可生活中的她,吃的苦一點也不少。

 侯佳生在重慶,十五歲隨父母到新疆。由於突遭家庭變故,她在高考中意外落榜,早早進入社會工作。結婚後,侯佳和丈夫包下荒地種蘋果,因為缺乏種植經驗,果樹足足八年才挂果。

 但這些經歷從未出現在抖音上,因為那顆甜甜的蘋果才是主角。

 短短一個月,果樹從光禿禿的枝,抽出了嫩綠的葉,綻放清香的小花,而侯佳的粉絲已近千人,點讚量過萬。她仔細回復一條條網友留言,更有種植同行通過抖音向她討教種植技術。

 最近,侯佳把一項充滿風險的「種植實驗」展示在抖音上。她包下七十畝地,營造了一片新果園。侯佳大幅調整了果樹的行距、株距,還投資十二萬元,將凹凸不平的土地進行高規格平整,栽下從山東引進的全新蘋果品種。

 如果一切順利,大量農用機械將不再受制於高高的田埂,可在林間自由「馳騁」,滴灌也將精準地將水肥「投送」給每一株果樹,甚至先進的物聯網設備也將「下地」輔助種植。

 在南疆,像侯佳這樣「冒險」的種植戶鳳毛麟角。在一條抖音文案中,她這樣寫道:「現代化的管理和智慧農業的應用,才能吸引後輩們成為新農人,種植將成為享受勞動的過程,而農民會成為一種驕傲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