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第三季外匯基金投資收益按季跌五成五 余偉文籲勿信謠言強調港金融體系穩健

 【香港中通社11月4日電】(記者江陽)香港金融管理局4日上午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公佈,香港第三季外匯基金投資收入為202億元(港元,下同),是去年第四季以來最差,按季減少55.1%,不過按年大幅反彈約1.1倍。由於港股震盪頻頻,同期香港股票虧損123億元。

 數據還顯示,香港外匯基金首3季投資收益1986億元,遠多於去年同期的445億元,按年升3.5倍。期內債券賺1063億元,香港股票賺80億元,其他股票賺697億元,外匯投資虧損55億元,其他投資賺201億元。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外匯基金第四季投資表現仍有不確定性,因多項因素都會影響市場發展,包括中美貿易會談成果、英國脫歐、美聯儲局利率走勢等。

 他指出,外匯基金中長期增長組合過去10年年化回報近13%,當下仍有空間繼續投資,因還未到投資上限。有關投資涉及長期,雖然回報較高,流動性卻較低,而外匯基金要保持足夠流動性,會審慎評估,平衡地思考資產配置。

 香港中通社11月4日電(記者江陽)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4日上午舉行會議,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在會上作工作簡報。余偉文在發言中指出,香港金融體系穩健,籲市民勿輕信社會上的謠言,強調金管局有能力、資源和決心維持香港貨幣金融穩定。

 余偉文指出,當前香港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第3季經濟下跌2.9%,按季跌3.2%;出口表現疲弱,上季按年下跌6.4%;旅遊及零售業面臨嚴峻挑戰;房地產市場亦有所調整。但他強調,香港金融體系穩健,存款及資金未有大量流出,銀行資本及流動性充裕,港元匯率穩定。

 他特別提到社會上不時流傳的謠言,呼籲市民不要輕信。他明確指出,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不需要、也不會改變;香港不會實行資本及外匯管制;香港金融體系有足夠抗震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每日有大量資金進出是正常情況,目前未見有明顯資金外流情況。「我們有能力、資源和決心維持香港貨幣金融穩定。」

 余偉文亦提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等風險仍存在,加上本地社會風波,令香港實體經濟顯著轉差,中小企承受尤其大的壓力,香港仍須留意風險。金管局已加強監察力度,有需要時會採取適當措施以保持銀行及中小企穩定。

 被問及按保會否推高樓價,他表示,政府已經多次重申推出按保是為了讓有供樓能力但沒有足夠首期的人士多一個選擇。樓市受供應和經濟環境及社會氣氛等因素影響,買樓是一項重大財政決定,市民應小心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