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年終秀橫琴舉行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學習是成事之基,創新是強國之要,團結是力量之源。十二月三十日,珠海橫琴舉辦知識跨年活動,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來到橫琴舉辦「預見二零一九:吳曉波年終秀」。當晚,橫琴國際網球中心幾乎座無虛席,四千名來自香港、澳門、上海、杭州等地觀眾在寒夜中同聚一堂,參加一場迸發著思想火花的跨年盛宴。

 在這場年終盛典演講的上半場,吳曉波與現場觀眾一起回顧、探索了中國七十年崛起背後的力量,帶大家一起回望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崢嶸歲月;演講的下半場,吳曉波發表了對二零一九年的八大預測,洞悉中國商業的變革未來。

 「我們這一代人,是不是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吳曉波用了整個上半場的演講來回答這個問題。吳曉波說,這四十年中我們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追趕者轉變成自我實現者。我們面對的問題,大多不再是他人解答過的問題,而是公平地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沒有現成答案的新問題。過去的四十年,各個領域出現了無數傑出的人物,甚至短到十年之前的二零零八年,智慧手機、3D列印、4G、雲計算、區塊鏈、新能源汽車這些都不曾存在,這些都在被這一代的人定義。「沒有一代人比上一代或下一代,更加的傑出或不堪。當這一代的人仍然有背叛前輩的勇氣、時刻歸零的心態、擁抱世界的熱情,那麼我們堅信,我們是可以被信任的一代人。」

 「二零一八年,每個人都在提問。不過,這不是一個讓人絕望的景象。問題的層出不窮,意味著這是一個轉折的年份,新的可能性將顛覆既有的秩序。而一個好問題的前方,正隱現無數的路徑和探索者。」這是吳曉波身處疑問中最大的感受。很快將如期而至的二零一九年,又將是一個具有儀式感的年份,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和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在中國現代化運動史上,這是兩個互為影響的史詩級事件,我們理當給自己以更多的勇氣和理性的力量。很多留在二零一八年的疑問,等待在這一年解答。

 許知遠的疑問來自於對年輕人的擔憂,「世界的範疇總是被不同個體一次次重新發現、定義、豐富、認知,而身處被娛樂、喪、封閉吞噬年代的新一代年輕思想者,該如何重新想像世界?該如何讓創造力跨越地理和思想的邊界重新聯結中國與世界、過去和未來?」

 管清友說,「二零一八是不平凡的一年,內有金融大整頓,外有中美貿易摩擦。我們迎來了一場遲到的出清:股市動盪、地產分化、債市違約、PE退潮,市場回收告別一個又一個的泡沫,留給我們的似乎只有迷茫、無措與恐慌。」

 吳聲正在從新中產的快速崛起與不斷充實的場景中尋找二零一九新機遇的答案。「新中產的崛起使中國新經濟有了快速發展。基於《新中產白皮書二零一八》,這一人群的消費模式有甚麼特點,更傾向於怎樣的消費習慣與方向,這又預示著多少行業機會?商業公司應如何提前佈局?」

 近年來,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跨年」逐漸興起,央視《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等節日熱播的背後,正是體現了渴望接受新知識、新思想、新觀念的積極和開放的心態。「求知慾大爆發」,正是真正實現全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途徑和發展趨勢。

 吳曉波年終秀自二零一六年創辦以來,已分別在上海、無錫靈山等地舉辦三場,並成為橫跨財經、社科、人文、媒體等諸多領域最受關注的年度事件之一,並逐漸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思想文化品牌。

 歲末年初的橫琴,這場「知識跨年」恰逢其時。相比假日的狂歡,它更有價值和內涵。一場以文化為基本屬性,以知識分享、智慧輸出、精神愉悅為基本使命的「知識跨年」活動,以盤點、思考的方式,將個體代入國家、時代、社會的發展中去,為城市帶來了思想文化的一股新潮流。據聯合主辦方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傑介紹,本次活動共近四千名商界領袖、知識學者及新中產齊聚橫琴島一起「知識跨年」,共一百零八家媒體參與報道,二十家線上直播平台、三十六個城市的線下咖啡館對活動進行了直播共用了一場彙聚思想和知識的文化盛宴。這是珠海首次舉辦在國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知識跨年」活動。◇